摘要:
本文以成都主城區為例,運用氣象數據、地理信息數據、社會經濟統計數據及內澇災情資料,通過多種常用分布函數的對比,選出重現期降水估算的最優函數,采用Pilgrim & Cordery法推求研究區的小時雨型,然后結合改進的基于FloodArea內澇模型,開展了24 h歷時20、30、50、100 a一遇降水情景內澇模擬,并利用修訂的內澇公路風險等級標準和財產損失曲線,探討100 a一遇降水情景下內澇交通風險等級和居民室內財產損失風險。結果表明:①GEV(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分布函數是成都主城區重現期降水估算的最優函數;主城區24 h歷時小時雨型呈雙峰型, 且峰值出現在降水過程前部。②基于FloodArea模型,通過對輸入數據或參數的改進,能夠較好模擬城市內澇空間分布;各降水情景模擬結果顯示高新南區、高新西區、青羊區內澇淹沒范圍占比相較其他地區偏高。③24 h歷時100 a一遇降水情景內澇可造成成都主城區86.1%公路長度占比出行困難,其中一級風險公路長度占比為105%,二、三級風險公路長度占比分別為27.5%、28.4%,成華區內澇公路風險最高。④24 h歷時100 a一遇降水情景內澇可造成居民室內財產潛在損失約占主城區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0.8%,其中武侯區財產損失風險最大,潛在損失占其GDP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