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2019—2021年廣州市紫外輻射數據、常規氣象觀測數據以及環境空氣質量觀測數據,對廣州市紫外線輻射強度變化特征及與氣象、環境因子的相關性進行分析,選擇與廣州市紫外輻射顯著相關的7種特征因子,采用梯度提升樹(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算法建立廣州市紫外輻射擬合模型。結果表明:①廣州市紫外線輻射強度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和日變化特征,季節變化表現為夏秋季高、冬春季低的特征。2020、2021年紫外輻射強度的最大值出現在7月,2019年出現在9月。3年紫外線輻射最小值都出現在3月,2020年最小為15.9 W·m-2。日變化呈現出早晚小中午大的特征,于12:00左右達到日最大值;②與紫外線輻射強度顯著相關的因子為氣溫、能見度、總云量、相對濕度、太陽高度角、臭氧(O3)濃度、二氧化氮(NO2)濃度;③紫外線輻射模型擬合效果較好,訓練集和測試集的決定系數R2分別為0.93、0.80,對應的均方根誤差RMSE為2.7 W·m-2、4.9 W·m-2。模型擬合估算等級正確的為75%,相差1級的占21%,相差2級的比例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