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河北省中南部地區皇寺國家觀測站布設的毫米波云雷達、微雨雷達結合飛機等聯合觀測數據,對2019年2 月14日河北中南部地區一次冷鋒降雪云系微物理演變特征進行分析,探討雷達回波與冰雪晶粒子微結構的關系,以便更好地認識該地區自然降雪的宏微觀結構特征。研究結果表明:降雪初生階段表現為雙層云結構,中云云頂高約4100 m,云底高約3600 m,低云云頂高約3100 m,云底高約200 m,中間存在一干層,3000 m以下高度粒子增長以凇附過程為主。降雪發展階段上下兩層云相接,雷達回波強度較強的時段地面降水量也較大,該時段降雪過程主要以凝華-聚并增長為主。降雪后期回波強度最大值減小,云頂高降低,3000 m以下高度范圍內回波強度、多普勒速度、譜寬隨高度降低呈增大趨勢;飛機觀測結果顯示,降雪消散階段逆溫層底部由于水云云層較薄,催化潛力較小,冰雪晶粒子主要位于云的中上部,隨著高度降低,冰雪晶粒子在下落過程中增大,與雷達觀測結果一致,毫米波云雷達和微雨雷達反射率因子隨高度變化與降水粒子有效粒徑之間相關系數分別為0.89和0.83, 雷達反射率因子主要受冰雪晶等大尺度粒子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