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47(2):337-348.
摘要:
為進一步了解山區與平原雷電參數分布特征及其差異,為山區和平原地區雷電防護工程設計和雷擊風險評估提供參考,根據湖北省ADTD地閃定位系統2006年12月至2016年12月監測的資料,采用數理統計方法,對山區和平原地區的地閃頻次、極性、雷電流幅值和波頭陡度等參數分布特征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①山區地閃密度略高于平原地區,平原正地閃百分比稍高于山區,近10年的正地閃百分比呈上升趨勢。②正地閃平均強度山區比平原大1.16 kA,負地閃平均強度山區比平原小3.67 kA,平原總地閃平均強度比山區大3.46 kA。③總地閃小雷電流幅值(I≤30 kA)概率山區比平原大8.9%,大雷電流幅值(I>100 kA)概率平原比山區大0.6%。④山區正地閃平均陡度分別比負、總地閃平均陡度大2.44 kA/μs和2.31 kA/μs,平原正、負、總地閃平均陡度分別比山區大341 kA/μs、5.77 kA/μs和5.64 kA/μs。可以得出,山區小雷電流繞擊率大于平原,正地閃雷電感應的危害大于負地閃和總地閃;平原地區大雷電流反擊率比山區大,雷電感應的危害大于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