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9(5):537-544.
摘要:
基于3種不同的陸面過程方案(SLAB、NOAH和RUC方案)利用WRF模式對2009年7月發生在江蘇沿江及蘇南地區包括滬寧高速公路在內的一次高溫天氣過程進行了對比模擬和分析。結果表明:①WRF模式中耦合陸面參數化方案后的試驗結果更接近實況,且模擬的高溫天氣過程對不同陸面方案的選擇較為敏感;②SLAB、NOAH、RUC 3種陸面方案均較為真實地模擬出了梅村站氣溫變化趨勢,但耦合NOAH陸面方案對氣溫的預報準確率最高;③不同陸面方案的模擬結果共同反映出,滬寧高速公路沿線感熱通量大而潛熱通量小這一特征,NOAH方案對感熱和潛熱通量的模擬效果更理想;④垂直運動對陸面方案的敏感性較強,基于NOAH方案模擬的垂直運動效果最好;⑤SLAB、NOAH和RUC陸面方案模擬的相對濕度存在差異,SLAB方案較其他2個方案的模擬效果更好些;⑥3種陸面方案模擬的地面水平風速都較小,這有利于地面高溫出現。地面風速模擬對陸面方案的選擇較為敏感,NOAH方案對其模擬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