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38(5):543-549.
摘要:
利用自動站資料、雷達觀測資料、NECP 1°×1°再分析資料,采用相對于臺風中心的移動坐標合成分析方法以及WRF模式的診斷分析,對2005年8月登陸浙江造成歷史罕見特大暴雨的臺風麥莎(Matsa)降水量分布特征進行分析,討論與特大暴雨有關的臺風結構變異。結果表明:①臺風麥莎影響期間降水量的分布與通常熱帶氣旋以螺旋雨帶結構為主要特征的風雨分布特征顯著不同,臺風麥莎(Matsa)系統的右前、右后(第1、第2)象限出現了結構顯著變異,對臺風特大暴雨的特征落區分布有明顯影響。②雷達與自動氣象站資料分析揭示,在臺風第1和第2象限發現有多個雨團重復生成和移動,它們與雷達回波觀測到的強弱相間的中尺度上升和下沉氣流相間區域相對應,是中尺度 “降水細胞”頻繁再生與移動的強烈發展區,對構成臺風特大暴雨和災害起重要作用。③具有再生能力的“暴雨細胞”特征結構的強烈發展區域出現動能的顯著聚集,有利于臺風中水汽在該區域的抽吸。臺風系統的局部出現這樣結構變異特征,對臺風強降水落區的監測預報有重要指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