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38(4):427-431.
摘要:
選取2008年3月和6月出現在大連及其沿海地區的輻射霧和平流霧過程,采用GTS1 型數字式探空儀探測資料、能見度儀自動觀測資料和常規觀測資料,對其邊界層溫度場及風場結構特征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兩種性質不同的大霧(輻射霧和平流霧)具有共同特征:都產生于緯向環流背景,中層東南暖濕氣流為大霧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熱力條件。但兩者存在明顯的差異:底層東北風平流降溫是輻射霧生成的重要條件,卻造成了平流霧的消亡,底層東南風是平流霧生成的條件,卻對應于輻射霧的消亡;輻射霧逆溫厚而強,平流霧則為弱的逆溫或無逆溫;輻射霧生消演變對應于大氣層結由穩定發展為不穩定,平流霧則對應于由不穩定趨于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