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32卷第2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ICEFLOWVPN系統在氣象行業得到成功應用
    2004, 32(2).
    [摘要](1350) [HTML](0) [PDF 0.00 Byte](283)
    摘要:
    2003年,上海冰峰網絡公司為成都市氣象局提供的ICEFLOW VPN(虛擬專用網)系統,通過ADSL等全動態IP接入,將成都市氣象局及各區縣局構建為網狀結構的全聯通VPN網絡,實現了整個氣象局的內部聯網。相對于一般的VPN網絡而言,冰峰網絡公司所提供的ICEFLOW VPN解決方案的最大特點是具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其系統特點如下:
    2  突發性暴雨中尺度分離對比分析
    孫田文 杜繼穩 張弘 張社岐
    2004, 32(2):65-70.
    [摘要](1325) [HTML](0) [PDF 193.16 K](1709)
    摘要:
    應用3種不同的中尺度分離方法對陜西中南部一次突發性暴雨資料進行中尺度分離,結果表明:3種方法都能從高空常規測站資料中分離出200km以上的中尺度系統,選擇濾波方法對低層中尺度系統分離效果較好,站點濾波方法簡單易行,中層分離效果較佳,9點濾波方法中低層均適用,所濾得的中尺度輻合系統處于暴雨區上游。
    3  臺風倒槽局地性強降雨分析
    陳小蕓 黃姚欽 炎利軍
    2004, 32(2):71-75.
    [摘要](1421) [HTML](0) [PDF 335.59 K](2472)
    摘要:
    通過分析2002年第20號熱帶風暴“米克拉”在廣西南部沿海登陸后引發遠離臺風暴雨的臺風倒槽暴雨,以及與強降水有關的物理量場的變化、風廓線儀和地面風場的脈動,探討了在臺風倒槽與西風槽相結合處以強降水為主的強對流天氣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
    4  石家莊極端冷暖天氣氣候事件及其與氣候變暖
    連志鸞
    2004, 32(2):76.
    [摘要](1762) [HTML](0) [PDF 142.05 K](2082)
    摘要:
    用石家莊市1955~2002年逐日氣溫資料,取其第95個和第5個百分位值作為確定極端高(低)溫日的閾值來檢測極端冷暖事件。對發生在2002年的極端冷暖事件進行檢測分析證明,上述方法能比較有效地檢測極端冷暖事件的發生。計算氣溫趨勢變率表明,石家莊氣候有明顯的增暖趨勢,隨氣候變暖夏季持續性強高溫和破記錄高溫事件的出現頻次增加;寒冷期趨于縮短;極端冷日趨于減少,極端暖日趨于增加。用季極端冷(暖)日數與氣溫求取相關的方法,分析各季極端冷暖事件與氣候變暖的聯系發現,氣候變暖對冬季極端冷日減少的影響最甚。城市化效應使城市變暖趨勢速率高于郊區,尤以最低氣溫表現明顯;暖事件增多、冷事件減少的趨勢速率也是城市高于郊區,且冷事件減少速率高于暖事件增多速率。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應特別重視冬季冷事件減少給人類帶來的潛在影響。
    5  回歸診斷在梅雨期大到暴雨預報中的應用
    楊煜燦 謝征 王國強
    2004, 32(2):81-85.
    [摘要](1269) [HTML](0) [PDF 139.47 K](1721)
    摘要:
    應用回歸診斷方法分析發現,梅汛期大到暴雨回歸預報模型的殘差分布存在著不對稱現象,這種不對稱現象是由高杠桿點所引起。這些高杠桿試驗點的殘差存在著統計天氣預報意義上的不合理性,導致了回歸系數LS估計的誤差,從而又引起暴雨預報的誤差。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大到暴雨的回歸診斷預報模型。實例計算說明,回歸診斷預報模型要優于常規回歸預報模型。進一步分析指出,梅汛期大到暴雨回歸預報模型的不合理性并非個別例子的特殊性所造成,而是由模型的數學特點所決定,因此大到暴雨的回歸診斷預報模型具有普遍意義。大量的試驗和多年的業務應用表明,回歸診斷對提高大到暴雨預報準確率具有明顯的效果。
    6  天津濱海區50年局地氣候變化特征
    趙玉潔 宋國輝 徐明娥 劉建軍
    2004, 32(2):86.
    [摘要](2006) [HTML](0) [PDF 133.81 K](2479)
    摘要:
    利用1951~2000年天津濱海新區的氣象資料,分析了50年來氣溫、降水、日照的變化特征,結果顯示天津濱海新區年、冬季、夏季氣溫均呈上升趨勢,20世紀50~80年代冬季增溫強于夏季,90年代則夏季升溫最為明顯;降水總體趨勢下降,90年代降到50年來的最小值;年平均日照時數也呈總體下降趨勢,90年代下降最為顯著。表明天津濱海新區氣候正在趨向變暖,特別是近10年來氣溫急劇升高,降水量銳減、日照時數明顯減少,使得高溫、干旱、少日照成為天津濱海新區氣候的突出問題。
    7  “99.5.7”昆明大暴雨分析
    郭榮芬 魯亞斌 李自順
    2004, 32(2):90-96.
    [摘要](1528) [HTML](0) [PDF 610.42 K](1685)
    摘要:
    利用GMS-5衛星云圖、常規歷史資料和T106資料,通過濕位渦、螺旋度、濕Q矢量及散度、鋒生函數等理論,對1999年5月7日昆明大暴雨進行診斷分析,并從影響系統及熱能條件與1986年6月7日的昆明大暴雨對比,結果表明:在昆明春季連續幾次冷空氣影響下,由于西南急流的建立,在冷空氣的協同作用下,也能造成大暴雨天氣。昆明處于200 hPa高空急流右側,700 hPa低空急流左前側;物理機制上,云南處于濕舌區內,昆明700 hPa濕位渦經歷了由MPV1大于0、MPV2小于0到MPV1小于0、MPV2大于0的轉換。昆明大暴雨出現在:①MPV2小于0等值線密集區的南部;②700hPa垂直螺旋度正值中心南部;③濕Q矢量輻合及散度負值中心處。
    8  石家莊市強暴雨的氣候特征和環流形勢分析
    王麗榮 連志鸞
    2004, 32(2):97-100.
    [摘要](1453) [HTML](0) [PDF 112.50 K](1931)
    摘要:
    利用統計學方法對石家莊及各市(縣)建站以來的強暴雨過程進行氣候分析。普查了59次強暴雨個例的歷史天氣圖,將強暴雨過程分成8個類型,歸納出各型強暴雨的發生時段和落區;找出各型的典型形勢場特征,并制作了天氣型模板,可在MICAPS平臺上直接與天氣圖疊加,進行預報分析,力圖以此提高預報強暴雨的能力。
    9  河西走廊東部氣候變化及資源利用對策
    張惠玲 楊曉玲 梁從虎 劉明春
    2004, 32(2):101-104.
    [摘要](1279) [HTML](0) [PDF 103.63 K](1649)
    摘要:
    運用統計學方法對河西走廊東部1961~2000年日照、氣溫、降水、蒸發等氣候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得出:40年來,氣溫呈持續升高趨勢,進入20世紀90年代升溫加速,冬季升溫最為顯著,春、秋季次之,夏季升溫幅度最小。日照、降水呈增加趨勢,蒸發呈減少趨勢,但增減幅度均不大。同時分析了氣候變化對河西走廊東部生態、農業的影響。提出了提高氣候資源利用率的途徑。
    10  2002年江蘇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及其影響
    張旭暉 高蘋 霍金蘭
    2004, 32(2):105-109.
    [摘要](1447) [HTML](0) [PDF 101.86 K](1768)
    摘要:
    2002年江蘇省日照略少,降水量分布不均,淮河以南地區多持續陰雨,對夏熟作物危害重;淮北北部地區夏秋連旱使稻麥種植面積減少;全省臺風、暴雨少。夏熟作物生長不斷遭遇氣象災害,屬減產氣候年景。水稻全生育期間氣象條件利大于弊,獲得豐收。棉花生育期氣象條件有利有弊,屬于一般氣候年型。
    11  應用Kriging算法實現氣象資料空間內插
    劉峰
    2004, 32(2):110-115.
    [摘要](2000) [HTML](0) [PDF 203.99 K](1857)
    摘要:
    使用Kriging算法對海平面氣壓和氣溫等氣象觀測資料進行空間內插,實現數據網格化。通過GRADS繪制等值線圖與人工分析的天氣圖以及Surfer軟件的Kriging方案的結果進行對比,并對比分析多個統計量,驗證自制軟件結果的好壞。結果表明:對于氣象物理量場,變異函數應采用球面模型;對量級較大的海平面氣壓值應進行縮小化處理;對于常規觀測資料,球面模型半徑應取10個經緯距以上。
    12  基于三角形網格的氣象場等值線自動分析
    陳劍 孔玉壽 李匯軍
    2004, 32(2):116-119.
    [摘要](1540) [HTML](0) [PDF 135.75 K](1893)
    摘要:
    針對矩形網格法的不足,提出了用三角形網格法實現氣象場等值線自動分析方法。通過對站點資料的邊界插值、三角形剖分等處理后,再在剖分出來的三角形網格中按照一定方式連接等值線即可實現等值線的自動分析。給出了等值線自動生成算法,并將實例的分析結果同Grads繪制圖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法不僅有效可行,而且分析的結果更為精確合理。
    13  基于MICAPS系統的數字化天氣圖及常規氣象資料檢索分析系統
    王遂纏 吉慧敏 孫林花
    2004, 32(2):120-122.
    [摘要](1623) [HTML](0) [PDF 313.81 K](1797)
    摘要:
    介紹了基于“9210工程”和MICAPS系統的資料自動存儲、整理、檢索和歷史天氣圖分析業務系統——基于MICAPS系統的數字化天氣圖及常規氣象資料檢索分析系統,較全面地介紹了該系統高度自動化、設計友好的功能和在業務中的應用。
    14  空氣污染預測與地面氣象要素應用
    馬雁軍 楊洪斌 張云海
    2004, 32(2):123-125.
    [摘要](1415) [HTML](0) [PDF 114.70 K](1521)
    摘要:
    利用逐步回歸的數理統計方法及本溪市大氣環境監測資料和地面常規氣象觀測資料,對遼寧省本溪市空氣污染物TSP和SO2的濃度分別進行了計算分析并建立了預測方程,并對這兩種污染物分別進行了預測檢驗。
    15  冬季強低溫天氣對日光溫室作物的影響
    孫智輝
    2004, 32(2):126-128131.
    [摘要](1564) [HTML](0) [PDF 120.45 K](1747)
    摘要:
    通過分析2001、2002年延安市日光溫室內的溫度資料,得出當外界氣溫達-20℃時,棚內溫度可降至0℃以下,棚內作物受凍害,據此確定了強低溫天氣和氣象服務標準;結合延安市寶塔區1951~2002年氣象資料,分析了強低溫天氣分布特點及其對日光溫室農業生產的影響,同時給出對策措施、建議和氣象服務重點。
    16  沿海臺風決策服務系統研制
    林偉 李開奇 王志武 李曉麗
    2004, 32(2):129-131.
    [摘要](1412) [HTML](0) [PDF 87.48 K](1695)
    摘要:
    介紹了自行研制開發并投入使用的舟山市臺風決策服務系統。該系統收集了大量國內外氣象和水文資料、全市重要防汛設施等水利信息和實況資料,建立了臺風綜合信息數據庫。通過檢索可以查找到相關性較好的歷史相似臺風。系統決策服務匯報材料內容全面,針對性強,系統最后出具的臺風決策氣象服務建議書,在為政府決策部門有效開展防臺、抗臺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7  阿勒泰地區死亡病例與氣象要素關系初步分析
    沙依然 沙塔娜提
    2004, 32(2):132-134.
    [摘要](1308) [HTML](0) [PDF 102.35 K](1558)
    摘要:
    對阿勒泰地區急診死亡人數與氣象要素進行了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表明逐月、逐季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壓、日照時數的相關關系較好。影響腦血管疾病逐月死亡人數的主要氣象因子為氣壓,呈正相關,影響呼吸系統疾病逐月死亡人數的主要的氣象因子為氣溫,呈負相關,所有回歸方程都反映出冬季與氣溫呈負相關,氣壓呈正相關,夏季與氣溫呈正相關,氣壓呈負相關,即溫度低、氣壓高的冬季和溫度高、氣壓低的夏季死亡人數相對較多。
    18  一種新的氣候圖形分析編輯軟件
    程炳巖 徐建勛
    2004, 32(2):135-136.
    [摘要](1354) [HTML](0) [PDF 73.68 K](1620)
    摘要:
    氣候圖形是氣候信息服務的一種比較直觀、常用的服務方式。隨著氣候資料信息化及氣候資料數據庫的建設,有許多氣候信息及氣候分析產品需用圖形方式提供服務。但長期以來因缺乏針對氣候圖形分析與編輯技術需求開發的軟件,氣候圖形制作的效率低、自動化水平不高。而且,在我國有關省級
    19  《氣象科技》開辟新欄目“科技快報”的啟事
    2004, 32(2):136-136.
    [摘要](1331) [HTML](0) [PDF 0.00 Byte](250)
    摘要: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