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31卷第2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國近30年來氣象統計預報進展
    謝炯光 曾琮 紀忠萍
    2003, 31(2):67.
    [摘要](1677) [HTML](0) [PDF 230.67 K](3995)
    摘要:
    近30年來,多元統計分析方法有了長足的進步,涌現出不少新方法、新技術。文章著重介紹了近30年來氣象統計預報在中國氣象業務科研中的一些應用和發展,主要從多元統計分析和時間序列分析上來選材,將非統計意義的模糊集方法、人工智能(人工神經網絡等)、灰色系統、車貝雪夫多項式展開等也歸入到統計方法中。另外,近年來氣象界用得較多的卡爾曼濾波、分形、分維等也被涉及。
    2  塔里木盆地一次浮塵天氣的衛星云圖特征
    王旭 陳洪武 馬禹
    2003, 31(2):80.
    [摘要](1427) [HTML](0) [PDF 856.66 K](2245)
    摘要:
    根據常規氣象觀測資料、GMS-5靜止氣象衛星的紅外云圖和可見光圖像,分析了1999年4月25至5月4日塔里木盆地浮塵天氣。分析結果表明,紅外云圖和可見光圖像能夠監測盆地浮塵的變化,浮塵呈灰色,紋理均勻,邊界清晰。浮塵區的TBB在0~-15℃之間變化,與地面能見度有著較好的對應關系,大范圍浮塵區的反射率在30%~36%之間,浮塵區反射率等值線稀疏,云區反射率等值線密集。
    3  柴達木盆地沙塵暴氣候特征及其預報
    茍日多杰
    2003, 31(2):84-87.
    [摘要](1348) [HTML](0) [PDF 116.14 K](1850)
    摘要:
    利用1961~2000年柴達木盆地11個氣象站的沙塵暴觀測資料,分析了柴達木盆地沙塵暴天氣的時空分布特征。根據1980~2000年3月至5月的40次沙塵暴天氣個例,從高空環流形勢、地面冷空氣路徑、影響因子及其預報指標4個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出柴達木盆地春季沙塵暴天氣的預報方法。
    4  Meteosat衛星高分辨率數字資料格式
    魏彩英 楊軍 徐建平
    2003, 31(2):88-93.
    [摘要](1464) [HTML](0) [PDF 160.41 K](1597)
    摘要:
    文章詳細介紹了歐洲Meteosat衛星高分辨率數字資料HRI的信息格式,該衛星資料已于1998年在北京被接收到。
    5  銀川地區冠心病發病率氣象預報模型
    馬玉霞 鄭有飛 張成祥
    2003, 31(2):94-96.
    [摘要](1425) [HTML](0) [PDF 102.29 K](1975)
    摘要:
    對銀川地區冠心病與氣象條件的分析表明,冠心病發病與氣溫、氣壓等氣象要素有密切的關系。在相關分析的基礎上,運用逐步回歸方法建立冠心病周、旬發病率預報方程,為防病治病提供一些依據。
    6  浙江省北部地區一次颮線天氣過程分析
    王雷 張偉紅 林偉 王志武
    2003, 31(2):97-100.
    [摘要](1210) [HTML](0) [PDF 123.25 K](1753)
    摘要:
    文章分析了2002年7月16日浙江省北部地區的一次颮線天氣過程。分析表明:高空前傾槽是這次颮線發生的大尺度環流背景,颮線發生在副熱帶高壓邊緣的不穩定區域。浙江省北部地區低層暖濕平流和地面的持續強烈升溫,一方面為其積蓄了大量不穩定能量;另一方面高空冷平流形成并大大促進了這一地區的不穩定層結,這一不穩定層結主要是通過高空、地面的溫度差動平流來實現的。水汽分析表明:低層850hPa的水汽輸送是通過暖濕西南氣流來實現的,強對流發生的浙江省北部地區正好處于低層850hPa干濕區交界中的露點鋒區,而高層700hPa和500hPa的水汽輸送卻主要是通過西北氣流來實現的。
    7  南寧市酸雨頻率特征分析
    董蕙青 黃海洪 高安寧 鄭永駿
    2003, 31(2):101-104108.
    [摘要](1224) [HTML](0) [PDF 210.61 K](1633)
    摘要:
    通過對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南寧市酸雨觀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南寧市的酸雨頻率較高,2000年為61.8%;酸雨的酸度(pH值小)較大,其酸雨頻率分布特征為夏半年較低,冬半年較高。將各季節酸雨分布狀況與氣象條件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其與地面和高空風向頻率有很好的關系、與大氣環流特征密切相關。
    8  南寧市紫外線輻射變化特征及相關因子分析
    李雄
    2003, 31(2):105-108.
    [摘要](1335) [HTML](0) [PDF 97.73 K](2182)
    摘要:
    文章分析了南寧市紫外線輻射的變化特征及其與太陽總輻射和云量的關系。指出南寧市紫外線輻射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夏季最大,冬季最小。4月下旬開始紫外線逐漸增強,5~9月長達5個月時間紫外線強度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10月上旬開始紫外線迅速減弱。日最大值出現時間多數在12~14時。紫外線輻射量與太陽總輻射量相關系數達0.67,與部分月份云量也有較好的相關性,晴天的紫外線日變化曲線最為平滑,多云天氣次之,少云天氣下日變化曲線有較大波動。
    9  北京地區大氣能見度變化規律及影響因子統計分析
    王淑英 張小玲 徐曉峰
    2003, 31(2):109-114.
    [摘要](2358) [HTML](0) [PDF 181.38 K](3235)
    摘要:
    1990~ 2 0 0 0年北京地區大氣能見度的統計分析表明 ,大氣能見度有明顯的年際變化、季節變化和日變化特征。冬、春、秋三季及全年日平均年際變化表現為 2 0世紀 90年代中期能見度較好 ,前期和末期能見度較差 ,2 0 0 0年能見度迅速好轉 ;夏季能見度年際變化在 1997年以前與其他季節相反 ,1995年能見度最差。大氣能見度與同期地面氣象條件和主要污染物濃度的相關性比較表明 ,春、夏、秋三季以空氣濕度、PM10 和風速為主要影響因子 ,冬季以PM10 、SO2 、空氣濕度和風速為主要影響因子。能見度與相對濕度和空氣污染物濃度呈反相關 ,與風速的相關性較為復雜 (有時呈正相關 ,有時呈反相關 ) ;高濕度 (相對濕度 f≥ 80 % )、小風速 (地面風速u≤ 2m·s-1)和霧是造成低能見度的主要氣象條件 ;污染物濃度對能見度的影響以冬季最為明顯 ,秋季次之 ,夏季最差
    10  飛機催化區風的實時測量
    何暉 陳萬奎
    2003, 31(2):115.
    [摘要](1287) [HTML](0) [PDF 236.48 K](1911)
    摘要:
    通過飛機飛行起點及終點的經緯度同時利用機載GPS實時的位置參數,給出了求取飛機所在云區空氣流速和流向的計算關系及計算程序。為實時跟蹤催化影響區平流擴散,影響區位置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據。這比用鄰區定時定點探空規定層風向風速時空外推值要合理準確。給出了飛機航線的設計和云區流速和流向對PMS粒子濃度計算的影響及可能誤差。
    11  大氣探測技術發展概述
    張慶陽 張沅 李莉 田靜
    2003, 31(2):119-123.
    [摘要](1698) [HTML](0) [PDF 114.00 K](2484)
    摘要:
    文章介紹了大氣探測技術發展的趨勢并提出中國大氣探測技術發展的方向及重點。
    12  紐約市PM2.5研究計劃(PMTACS—NY)簡介
    徐敬 丁國安
    2003, 31(2):124-128.
    [摘要](1502) [HTML](0) [PDF 129.42 K](1520)
    摘要:
    以往的研究表明,細粒子富集了大氣氣溶膠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質,它可以進入呼吸系統并沉積于肺泡,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并且是導致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對細粒子的研究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文章介紹了紐約市PM2.5研究的背景、規劃,以及依規劃制定的科學策略和提出的設想,詳述了觀測點的選擇、采用的方法,并介紹了已有的初步結果,為我國同類研究提供參考。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