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31卷第1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定點觀測氣候序列的均一性研究
    劉小寧 張洪政 屠其璞 李慶祥
    2003, 31(1):3.
    [摘要](1771) [HTML](0) [PDF 200.76 K](2284)
    摘要:
    文章分析了氣候資料產生非均一性的原因,介紹了近年來國內、外氣候資料均一性研究的方法以及一些國家利用這些研究方法對本國或區域氣候序列均一性問題的研究成果。對我國氣象觀測站觀測站址、儀器變化等因素進行了總結,并介紹了我國氣象資料均一性檢驗的一些結論,討論了與氣象資料均一性研究相關的一些問題。
    2  南海到西太平洋地區水汽輸送和山東夏季降水量奇異值分解分析
    王慶 劉詩軍 陳延玲 周曉英
    2003, 31(1):11-17.
    [摘要](1638) [HTML](0) [PDF 794.59 K](1773)
    摘要:
    利用奇異值分解(SVD)方法和山東省26個代表站1951~2000年6~8月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1958~1998年1~12月925~300hPa5層月平均比濕和風場資料,分析了山東夏季降水與前期(冬季、春季)及同期(夏季)南海到西太平洋地區水汽輸送之間相關場的分布型,從中找出了遙相關的“關鍵區”,并對找到的“關鍵區”的可靠性進行了驗證。研究表明,山東夏季降水與前期(冬季、春季)和同期(夏季)南海到西太平洋地區水汽輸送相關較好,春季的相關程度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小。
    3  青藏高原東南部夏季深對流加熱研究
    柏晶瑜 徐祥德 于淑秋
    2003, 31(1):18-22.
    [摘要](1656) [HTML](0) [PDF 179.74 K](2192)
    摘要:
    文章利用1948~1999年NCEP/NCAR全球深對流加熱率再分析資料和1951~2001年全國160站月平均降水量研究了中國區域夏季深對流加熱分布狀況,青藏高原東南部夏季深對流加熱較強,是潛熱釋放較多和深對流活動旺盛區域;青藏高原東南部深對流加熱率與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的相關分析也表明,夏季青藏高原東南部深對流活動對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季降水偏多有重要影響,可以為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季降水提供水分和能量。
    4  濕位渦診斷分析在東南亞強降水中的應用
    范可 琚建華 范學峰
    2003, 31(1):23-28.
    [摘要](1963) [HTML](0) [PDF 280.27 K](2062)
    摘要:
    文章應用濕位渦理論 ,分析了發生在東南亞夏季的兩個強降水個例 ,討論了濕位渦與東南亞強降水形成的關系。東南亞夏季具有利于強降水發生的濕位渦場分布特征 ;強降水的發展與濕位渦的變化有很好的對應關系 :當對流層低層MPV1<0、同時MPV2 ≥ 0時 ,易產生強降水 ;當對流層高層MPV1正值區與低層MPV1負值區相互作用 ,即高層下滑的干冷空氣與低層上升的高溫高濕空氣交匯 ,容易貯存和釋放濕對流不穩定能量 ,有利于強降水產生。濕位渦理論在東南亞強降水診斷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5  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變化與氣候特征
    袁順全 千懷遂
    2003, 31(1):29-32.
    [摘要](1637) [HTML](0) [PDF 126.32 K](2009)
    摘要:
    文章利用多項式法將氣候耗能量從能源消費總量中分離出來,用統計分析的方法探討了氣候耗能量與氣候因子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化。研究表明: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旱澇災害是影響我國氣候耗能量的主要氣候因子,它們之間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旱澇災害對氣候耗能量的影響逐漸減弱,氣溫對氣候耗能量的影響日趨顯著,目前正處于過渡時期。
    6  氣溫基準平均值的差異及其統計檢驗
    王效瑞 徐敏
    2003, 31(1):33.
    [摘要](2439) [HTML](0) [PDF 135.43 K](12781)
    摘要:
    文章利用安徽有記錄以來的氣溫資料,討論了單站及區域平均氣溫三個基準平均值的差異,并假定要素總體均方差未知,對三個基準年間的平均值差異進行了統計檢驗,現行氣象業務以第二基準平均值(1961~1990年)進行統計分析的適用性最好。
    7  熱帶低壓環流引發的中尺度特大暴雨過程分析
    項素清
    2003, 31(1):38.
    [摘要](1410) [HTML](0) [PDF 763.26 K](1878)
    摘要:
    文章利用常規資料,對2001年8月5~6日浙江舟山等地的暴雨過程的大尺度環流背景和物理量場進行分析。發現:前期副熱帶高壓異常強大,其南側的偏東氣流為暴雨區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北面西風槽攜帶弱冷空氣侵入熱帶低壓環流殘體,使對流強烈發展,觸發不穩定能量釋放,導致中小尺度系統發展,為暴雨的發生提供了動力抬升條件。
    8  水銀氣壓表溫度重力修正和重力引用問題
    李建英 賀曉雷
    2003, 31(1):42.
    [摘要](1378) [HTML](0) [PDF 119.02 K](3011)
    摘要:
    溫度、重力修正是影響水銀氣壓表在使用和校準中測量不確定度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紹了水銀氣壓表溫度、重力修正的原理,引用重力加速度時出現的問題,以及重力引用誤差對氣壓測量的影響。
    9  京滬沿線強降水頻率及大風頻率分布特征
    張強 楊賢為 張永山 鄒旭愷
    2003, 31(1):45-49.
    [摘要](1435) [HTML](0) [PDF 139.84 K](2110)
    摘要:
    文章利用京滬鐵路沿線氣象站的降水量和風速資料,統計分析了京滬鐵路沿線各站嚴重影響高速列車行駛安全的兩大氣象因子——強降水和大風的分布特征,并給出了多年一遇的時雨量和多年一遇的日極大風速值,為京滬高速鐵路設計提供科學的氣象參數。
    10  日光溫室低溫寡照災害指標
    魏瑞江
    2003, 31(1):50-53.
    [摘要](1513) [HTML](0) [PDF 145.83 K](1792)
    摘要:
    文章根據1965~2000年河北省日光溫室試驗觀測資料及各地歷年低溫寡照對蔬菜的影響程度,確定了低溫寡照災害等級指標,分析了低溫寡照的時空分布規律,20世紀80年代以后,河北省各市低溫寡照發生次數比60、70年代明顯增多;隨著緯度增高,河北省低溫寡照發生次數明顯減少,危害程度明顯減輕。
    11  晚秋冷害概率預報方法
    梁國堅 李君
    2003, 31(1):54-57.
    [摘要](1406) [HTML](0) [PDF 117.09 K](1639)
    摘要:
    文章以歷史天氣圖為基礎,應用逐步篩濾和判別分析相結合的技術,建立了實用、精度較高的晚秋冷害概率預報可信度計算公式;結合數值預報產品,可制作延長時效的冷害預報。
    12  猝死與氣象條件的關系
    談建國 瞿惠春
    2003, 31(1):58-61.
    [摘要](1655) [HTML](0) [PDF 103.96 K](2076)
    摘要:
    通過調查1999年1~12月上海市醫療救護中心急救的839例院外猝死病例,并與同期氣象資料進行分析,發現院外猝死男性多于女性,高發年齡為60~84歲,院外猝死在年內的高峰期為冬季,在晝夜中的高峰點為早晨07時,既往有心血管病史是院外猝死的主要原因??傗罃蹬c相對濕度、平均氣壓呈正相關,與最低氣溫、平均氣溫呈負相關,心血管猝死數除與以上氣象要素相關外,還與氣壓變化、最低氣溫變化、日照時數變化等呈正相關。冠心病和其他心臟病與平均風速呈負相關,高血壓病與平均氣壓呈正相關。
    13  車載探測系統在近地面污染監測中的應用
    魏強 趙增亮
    2003, 31(1):62.
    [摘要](1394) [HTML](0) [PDF 572.51 K](1721)
    摘要:
    文章介紹了車載粒子探測系統所使用的設備、顯示分析軟件以及2000年6月和12月在北京市城市污染大氣探測中獲取的數據。探測結果表明:北京市夏季和冬季近地面懸浮粒子濃度存在較大差異;同一季節北京城區及周邊地區近地面懸浮粒子濃度存在較大差異;同一地區同一季節白天與黑夜存在較大差異。車載探測系統的觀測試驗表明:該套車載探測系統能連續記錄近地面粒子尺度、汽車行駛軌跡和速度,其測量頻率高,機動靈活,不受天氣條件的影響;增加光陣探頭個數,可以對0.1~9300.0μm的霧、氣溶膠、雨和雪等粒子進行測量;可較好地應用于地面污染監測,同時還可用于云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地面監測。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