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4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地球系統科學、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
    巢清塵
    1999(4).
    [摘要](1334) [HTML](0) [PDF 0.00 Byte](291)
    摘要:
    針對當今全球性環境危機問題,闡述了地球系統科學、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提出只有積極地進行全球變化研究,才能很好地協調自然與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
    2  大型數值模式的移植與計算結果
    谷湘潛 谷美繁
    1999(4).
    [摘要](1354) [HTML](0) [PDF 0.00 Byte](268)
    摘要:
    簡要介紹了Linux/pgf77 在科學計算中的優點, 并以國家氣候中心的現行業務數值模式T63 為例, 說明大型數值模式移植到微機上運行時應注意的事項, 對比數值試驗表明在微機上運行大型數值模式是可能的。移植成功的T63 微機版本適合科研工作, 可以減少我國氣象科研工作者的重復工作, 對我國的計算機資源不足是一種有效的補償。
    3  衛星首次發現大氣煙霧抑制降水的證據
    程也
    1999(4).
    [摘要](1247) [HTML](0) [PDF 0.00 Byte](244)
    摘要:
    TRMM(TropicalRainfullMeasuringMission——熱帶降水監測)衛星首次提供了熱帶森林大火抑制降水的證據。該發現登載在1999年9月15日的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上。文中指出,當森林大火產生的煙霧污染云層時,“暖雨”過程消失——在熱帶地區大多數降水產生于這種過程。研究人員發現,在被煙污染的云中,必須在云頂遠高于凍結高度(近5000m)的情況下才會由另外的機制產生降水。目前研究人員對全球降水變化如何影響人類活動(比如說糧食生產)以及全球降水…
    4  新的天氣預報系統在NOAA投入使用
    程也
    1999(4).
    [摘要](1439) [HTML](0) [PDF 0.00 Byte](255)
    摘要:
    一個高科技、交互式計算機通信天氣系統已經安裝在分布于美國各地的152個NOAA站點,這標志著為期10年旨在加強氣象服務、改進天氣預報的計劃勝利完成。美國商業部副部長RobertMallett說,AWIPS(AdvancedWeatherInteractiveProcessingSystem——先進的交互式天氣處理系統)的安裝是美國國家天氣局(NWS)現代化的開端,是美國天氣服務改革事業的一個里程碑。他指出,及時、準確的有關天氣、水和氣候的信息與每個美國人及國家經濟密切相關,政府將繼續支持國家天氣…
    5  觀測表明1999年南極臭氧洞變小
    程也
    1999(4).
    [摘要](1357) [HTML](0) [PDF 0.00 Byte](286)
    摘要:
    從NASA衛星地球探測衛星(TOMS-EP)裝載的臭氧總量繪圖光譜儀(TOMS)獲得的資料表明,1999年南極上空臭氧低值區小于去年。NOAA設在南極的氣球探測所得資料也表明南極的臭氧洞盡管還是很大,但比去年有所減小。盡管南極臭氧洞的微小年際變化是預料中的,但與1998年比1999年臭氧洞不再加深加大是個好征兆。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氣候監測與診斷實驗室的DavidHofmann說∶“該測量事實說明平流層中的氯不再增加,這是臭氧層恢復的第一步。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密切監視大氣中的臭氧洞和破壞臭氧的物…
    6  NOAA網站上的三維颶風圖像
    1999(4).
    [摘要](1717) [HTML](0) [PDF 0.00 Byte](261)
    摘要:
    NOAA在網上已開通了三維颶風和熱帶風暴圖像的新服務。由NOAA/NESDIS音像實驗室提供的圖像及時不斷地進行更新,可供媒體和公眾免費使用。針對媒體及其指定用戶的圖像為640×480像素。針對公眾的圖像為320×240個像素。獲取公眾圖像不必登記,但獲取媒體圖像需要登記。登記需要提供單位名稱、聯系人姓名及電話號碼,將此信息發送到regiter@nnvl.noaa.gov.網址:http://www.nnvl.noaa.gov.NOAA網站上的三維颶風圖像
    7  世界銀行和WMO合作預報和預防自然災害
    月又石
    1999(4).
    [摘要](1219) [HTML](0) [PDF 0.00 Byte](294)
    摘要:
    世界銀行和WMO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V),同意在共同感興趣的領域中,特別是在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和ElNino等自然現象研究方面加強合作。這份備忘錄由世界銀行主管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副行長IanJonhson和WMO秘書長G.O.P.Obasi教授于8月份簽訂,旨在改進兩單位間的戰略合作。Obasi說:“這份備忘錄的簽訂,將對世界銀行和WMO之間相關計劃的協調作出進一步的貢獻,從而幫助各國提高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各國可持續發展計劃的能力。WMO專家和各國水文氣象局全球通信網將在…
    8  沙塵暴天氣研究現狀和未來
    朱福康 江吉喜
    1999(4):1-8.
    [摘要](1577) [HTML](0) [PDF 192.94 K](1747)
    摘要:
    根據近年來國際上召開的沙塵暴會議的文集以及國內出版的有關書籍文獻,對沙塵暴天氣研究的概況作一綜述,并提出一些筆者們的看法
    9  地球系統科學,全球變化與與可持續發展
    巢清塵
    1999(4):9-13.
    [摘要](1391) [HTML](0) [PDF 121.79 K](1697)
    摘要:
    針對當今全球性環境危機問題,闡述了地球系統科學、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關系,提出只有積極地進行全球變化研究,才能很好地協調自然與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
    10  強雷暴環境的客觀預報:決策樹與區域業務數值天氣預報模式
    Mills GA 廖曉農
    1999(4):14-24.
    [摘要](1640) [HTML](0) [PDF 261.83 K](1836)
    摘要:
    澳大利亞區域業務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輸出產品已被用作為熱力學和動力學場輸入到決策樹中,該決策樹用于診斷雷暴產生的可能性以及產生雷暴的環境是否會進一步導致強雷暴、超級單體或龍卷超級單體雷暴的發生。在所描述的強天氣觀測的目標個例中,系統成功地識別了強雷暴而且大致區分出龍卷和非龍卷事件。研究結果表明:當與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相結合時,Colquhoun 的雷暴決策樹有能力為雷暴區、強雷暴、龍卷雷暴區的預報以及判斷這些雷暴是否可能伴有暴洪、下擊暴流、強風等提供指導。強天氣目標個例研究的結果表明:就所觀測的強天氣的位置及類型而言,上述方法的準確度很高。如果這些結果能夠重現于業務實踐中,該系統將對預報人員十分有益。33 天的試驗結果表明:雖然根據公認的相當寬松的主觀判據確定的錯誤報警數量相對較低以及預報準確的數目相對較高,但過多的空間超報使得個例研究的結果并未出現。這些結果表明:決策樹系統可以提供一個有用的警報系統,該系統構成澳大利亞業務工作中確定雷暴監視區的基礎。
    11  近鄰估計—線性回歸預報模型及其臺風暴雨預報試驗
    王國強 蔣延龍
    1999(4):25-29.
    [摘要](1677) [HTML](0) [PDF 138.80 K](1758)
    摘要:
    討論了回歸分析領域中線性回歸和近鄰估計的主要特性。在此基礎上推導設計了一種能取其優點和避免其缺點的預報模型——近鄰估計與線性回歸相結合的預報模型,并把該模型試用于臺風暴雨預報。試驗結果表明,它的預報準確率和預報穩定性均優于它的原型——近鄰估計和線性回歸模型。
    12  大型數值模型的移植與計算結果
    谷湘潛 谷美繁
    1999(4):30.
    [摘要](1361) [HTML](0) [PDF 219.94 K](1480)
    摘要:
    簡要介紹了Linux/pgf77在科學計算中的優點,并以國家氣候中心的現行業務數值模式,T63為例,說明大型數值模式移植到微上運行時應蝗事項,對比數值試驗表明在微機上運行大型數值模式是可能的。移植成功的T63微機版本適合科研工作,可以減少我國氣象科研工作者的重復工作,對我國的計算機資源不足是一種有效的補償。
    13  用PP法制作中期氣溫趨勢預報
    余功梅 宋火
    1999(4):34-38.
    [摘要](1454) [HTML](0) [PDF 142.00 K](1578)
    摘要:
    利用歐洲數值預報500 hPa 高度、850 hPa 溫度及地面氣壓場資料,從3 個不同側面精選因子,分別建立了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的PP預報方程。結果表明,該方法對冷空氣造成的氣溫變化趨勢預報效果較好,對預報員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14  厄爾尼諾對南海季風爆發及熱帶風暴活動的影響
    黃海仁 郭湘平
    1999(4):39-41.
    [摘要](1569) [HTML](0) [PDF 89.55 K](1708)
    摘要:
    在統計分析1949~1998 年資料的基礎上,研究了厄爾尼諾現象與南海季風爆發及熱帶風暴活動的相互關系。分析表明:厄爾尼諾現象易導致南海季風較早爆發且不利于熱帶風暴的活動,對進行早期南海季風的爆發時期和熱帶風暴的多寡預報有指示意義。
    15  氣象探空莫爾斯碼自動譯碼研究
    高晉占
    1999(4):42-45.
    [摘要](1408) [HTML](0) [PDF 113.20 K](1584)
    摘要:
    介紹一種氣象探空莫爾斯碼自動譯碼系統。它由PC計算機和譯碼插板組成,具有抑制干擾、譯碼、修改錯碼、數據處理等功能,適用于24 MHz 接收機、701 或701C氣象雷達等探空碼接收設備。文中論及系統的硬件及軟件實現、自動譯碼必須解決的技術問題及對策。
    16  知識經濟與人工影響天氣產業化
    林松良
    1999(4):46-48.
    [摘要](1287) [HTML](0) [PDF 99.21 K](1365)
    摘要:
    人工影響天氣和氣象信息服務是氣象產業中科技含量與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兩個支柱性產業,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只有與氣象信息產業同步發展,才有可能使我國整體氣象產業成為知識經濟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提出了人工影響天氣產業化發展思路,及其相應的效益核算、產業模式、投資渠道和運行機制等基本內容的改革方向。
    17  船舶避臺技術方法新探
    林明智 莊麗
    1999(4):49-53.
    [摘要](1873) [HTML](0) [PDF 152.40 K](2343)
    摘要:
    介紹以船舶在風浪中航行的失速特征、臺風周圍風浪場分布特征和臺風預報精度為依據,設計船舶避臺航線,實現船舶安全避臺的技術方法。
    18  網絡上的氣象信息資源
    曾海燕 林文實
    1999(4):54-58.
    [摘要](1274) [HTML](0) [PDF 102.91 K](1504)
    摘要:
    通過對網上有關大氣科學的28 個外國站點和5 個典型中國站點的瀏覽,對Internet網上氣象信息資源的搜尋方法、網址、分類、使用方法等作了簡單介紹,可為在網上查找到有關氣象科技信息和創建中國自己的氣象網站提供有用的參考。
    19  氣象衛星云圖Web瀏覽程序簡介
    李琳 余俊
    1999(4):59-61.
    [摘要](1590) [HTML](0) [PDF 90.27 K](1726)
    摘要:
    介紹了氣象衛星綜合應用工程及其數據庫子系統、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系統,討論了運用Delphi技術實現基于Web 應用服務器的氣象衛星云圖瀏覽程序的方法。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