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4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暴雨監測與預報國家重點實驗室簡介
    北大人
    1994(4).
    [摘要](1941) [HTML](0) [PDF 0.00 Byte](310)
    摘要:
    暴雨監測與預報國家重點實驗室簡介1991年國家計委、教委批準在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建立“暴雨監測與預報國家重點實驗室”.現正在籌建中,預訂在1994年進行國家驗收。暴雨、臺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對國民經濟與人民財產有重大影響。地球物理系開展暴雨的研究有...
    2  《氣象科技》1994年目錄索引
    1994(4).
    [摘要](1343) [HTML](0) [PDF 0.00 Byte](253)
    摘要:
    《氣象科技》1994年目錄索引《氣象科技》1994年目錄索引...
    3  實際大氣中對稱不穩定的存在及特征:—對稱不穩定理論的應用現狀分析
    王建中 丁一匯
    1994(4):1-7.
    [摘要](1770) [HTML](0) [PDF 536.92 K](1776)
    摘要:
    文章從多個方面分析了對稱不穩定在實際大氣中的存在和特征,總結了不對稱不穩定理論在鋒面降水帶、雪暴、雷暴、颮線和爆發性氣旋等領域中的應用現狀,并且指出對稱不穩定分析中的不確定性和以后的發展方向。
    4  美國第18屆氣候診斷年會
    王紹武
    1994(4):7-16.
    [摘要](1299) [HTML](0) [PDF 696.20 K](1335)
    摘要:
    美國第18屆氣候診斷年會王紹武(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美國第18屆氣候診斷年會于1993年11月l—5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保德的氣候診斷中心召開。到會140人,發表論文113篇。與過去17次會議相比,此次會議無論是到會人數還是發表論文篇數均占第2位。會議...
    5  我國氣候變暖對農業影響研究的進展
    王馥棠
    1994(4):19-25.
    [摘要](1586) [HTML](0) [PDF 523.93 K](1481)
    摘要:
    我國氣候變暖對農業影響研究的進展王馥棠(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1引言氣候變暖對農業影響的研究是當前特別引人關注,且意義深遠的一個新興科研領域。因為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將引起明顯的氣候變暖,進而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和生態環...
    6  美國對氣候預報在農業行業中使用情況的調查分析
    Sonka ST 李南聲
    1994(4):26-31.
    [摘要](1313) [HTML](0) [PDF 419.07 K](1285)
    摘要:
    美國對氣候預報在農業行業中使用情況的調查分析S.T.SonkaS.A.Changnon,JrS.L.Hofing農業方面的行業對于美國以至全球經濟都被認為是極為重要的(1987年它提供了美國全國就業的19%),同時也是受氣候事件影響很大的部門。除了這...
    7  澳大利亞氣象局熱帶分析預報系統的動力張弛逼近初值化方案
    Davi NE 朱宗申
    1994(4):32-39.
    [摘要](1594) [HTML](0) [PDF 563.97 K](1552)
    摘要:
    澳大利亞氣象局熱帶分析預報系統的動力張弛逼近初值化方案Davidson.N.EPuri.K.1引言近年來中緯度地區的數值天氣預報能力在穩定提高,然而低緯度地區的預報改善甚少。其主要原因歸因于如下幾個方面:1)低緯度數值預報對于參數化對流加熱的四維結構...
    8  利用雷達進行風暴的識別,跟蹤,分析和臨近預報的方法
    Dixon M 徐傳玉
    1994(4):39-45.
    [摘要](1626) [HTML](0) [PDF 442.98 K](1446)
    摘要:
    介紹了以體積掃描的天氣雷達資料為基礎而建立的一種對雷暴的實時自動識別、跟蹤和短時預報的方法,重點介紹該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文中“風暴”被定義為其反射率和大小超過臨界值的一鄰接區域,用這種方式定義的風暴可以離散的觀測時間間隔的資料來識別。按照某些幾何邏輯關系去處理風暴的合并與分裂,用一種最優化方案使某一時刻的風暴與以后時刻的風暴相配對,風暴位置和大小的短時預報采用了對風暴路徑歷史資料進行加權線性擬合
    9  冬季風暴中低壓中心的移動與其附近溫度狀況
    Stew. RE 趙梅
    1994(4):45-51.
    [摘要](1404) [HTML](0) [PDF 503.79 K](1295)
    摘要:
    在加拿大大西洋風暴計劃的外場試驗期間,高空大氣和地面資料揭示了深厚的0℃層往往出現在低壓中心的前部,并且低壓中心經常沿地面上的雨-雪分界線移動。這些觀測事實,以及在其他一些風暴系統文獻中的報告,和某些氣旋風暴的組織結構與融雪效應有聯系的假說是一致的,由該假設可進一步導出許多與對流層特征和地形效應有關的推論。
    10  熱帶南大西洋對流層臭氧極大值的氣象環境
    Kris. TN 李曉東
    1994(4):52-58.
    [摘要](1457) [HTML](0) [PDF 538.88 K](1399)
    摘要:
    在南非西部的對流層觀測到臭氧的極大值.為研究臭氧極大值的氣象環境,此文描述了南大西洋10月的氣候流型,并利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分析場及高分辨率譜模式預報場對1989年10月中的6天做個例分析??疾炝怂胶痛怪边\動,并給出了從臭氧極大值區域開始的三維后向軌跡。把臭氧的初始緯向對稱分布作為被動示蹤物,然后由全球模式預報的三維氣流進行平流。被動示蹤物模擬的結果表明,僅靠三維平流的作用就可能在觀測的地區產生臭氧的極大值。在巴西上空,如果是由對流過程將生物量燃燒的生成物帶到對流層高層,大約用5天時間可以向東傳到臭氧特征層.在熱帶南大西洋顯著的下沉區表明,平流層的影響也是產生臭氧極大值的一個因素。行星尺度和瞬變天氣尺度的環流在臭氧傳輸過程中都起重要作用、總之,看來對流層臭氧的極大值是水平和垂直平流、來自生物量燃燒區的傳輸以及平流層的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
    11  前蘇聯高空探測系統的歷史發展和最新進展
    陳奕隆
    1994(4):58-61.
    [摘要](1447) [HTML](0) [PDF 279.92 K](1317)
    摘要:
    前蘇聯高空探測系統的歷史發展和最新進展陳奕隆(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探測所)1引言自前蘇聯杰出的高空氣象學家莫爾恰諾夫(P.A.Molchanov)首先成功地施放了由他設計的第一個無線電探空儀(1930年1月)以來,無線電探空儀及其地面接收處理設備已...
    12  什么是慢流形
    康鳳琴
    1994(4):62.
    [摘要](1575) [HTML](0) [PDF 188.01 K](1296)
    摘要:
    此文用兩種方法對在一個特定的低階原始方程模式中是否出現慢流形的分歧做了研究。結果表明這個分歧是由于對慢流形的構成的觀點不同而出現的。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