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1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RYJ-2型日射遙測接口
    何汝均
    1994(1).
    [摘要](1418) [HTML](0) [PDF 0.00 Byte](242)
    摘要:
    RYJ-2型日射遙測接口何汝均(中國氣科院大氣探測所)1993年11月8日中國氣象報以“我國輻射觀測今年實現全部自動化”為題,報導了有關10月份在北京召開的遙測輻射儀推廣應用鑒定會的情況。文中提到:“遙測輻射儀填補了我國凈輻射觀測的空白,輻射觀測的信...
    2  大氣模式對比計劃(AMIP)
    苗峻峰
    1994(1).
    [摘要](2040) [HTML](0) [PDF 0.00 Byte](265)
    摘要:
    大氣模式對比計劃(AMIP)是一項國際性的嘗試計劃,用來確定真實條件下大氣模式的系統性氣候誤差。要求做1979~1988年十年的氣候模擬(以觀測的月平均海表溫度和海冰分布作為邊界條件)。大氣模式對比計劃由數值試驗工作組組織,為世界氣候研究計劃作貢獻。在模式性能的主要檢驗和對比中,大氣模式對比計劃須包括國際大氣模擬團體的參加.除了一般的月平均輸出變量之外,每個參與大氣模式對比計劃的模式將產生逐日的歷史狀況。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氣候模式診斷及對比計劃將把這些資料貯存起來,并處理成標準格式的可用資料。在1993年大氣模式對比計劃的計算階段完成以后,為了詳細檢驗模式性能及特定的物理過程和現象的模擬,重點將轉移到現在正在規劃的一系列診斷子計劃中。大氣模式對比計劃為綜合評價和證實現行的大氣模式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且可望為模式的改進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3  我國OLR應用研究的進展
    蔣尚城
    1994(1):1-9.
    [摘要](1425) [HTML](0) [PDF 609.31 K](1580)
    摘要:
    我國OLR應用研究的進展蔣尚城(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OLR是從宇宙空間所觀測到的地氣系統的射出長波輻射(OutgoingLongwaveRadiation),它反映了云量、雨量、對流強度、凝結潛熱、散度風、大尺度垂直環流和海氣相互作用等眾多的海洋和大...
    4  我國沙塵暴天氣的研究:全國沙塵暴天氣研討會綜述
    朱???湯緒
    1994(1):10-13.
    [摘要](1585) [HTML](0) [PDF 307.92 K](1250)
    摘要:
    該文僅就沙塵暴天氣的成因及其對天氣氣候的影響等方面歸納總結了我國有關沙塵暴天氣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對我國沙塵暴的觀測和研究工作提出了兩點建議。
    5  廣東云與降水的宏微觀物理特征
    吳兌 黃浩輝
    1994(1):14-24.
    [摘要](1388) [HTML](0) [PDF 642.96 K](1518)
    摘要:
    該文綜合分析了廣東地區云與降水的氣候概況,云和降水微物理結構,大氣氣溶膠與雨水的物理化學特征,其中較重要的結果有:廣東地區全年各月平均雨日均超過10天;10月至次年3月夜間雨日多于日間雨日,與展狀云夜間云頂輻射降溫使冰核活化增強促使降水機會增加有關;4至9月日間雨日明顯多于夜間,與日間對流發展旺盛有直接關系。云型間的微結構存在差別。雨型間微結構變異甚大。海鹽粒子是重要的凝結核來源,臺風活動造成“鹽核暴”現象是向大陸輸送鹽核的有效機制。硫酸鹽也是一種重要的凝結核。工業污染亦是大氣中吸濕性粒子的來源之一。雨水化學成份與環境背景密切相關,廣東大陸酸雨頻率高與環境中缺少堿性氣溶膠有關。
    6  大氣模式對比討劃(AMIP)
    Gate. WL 苗峻峰
    1994(1):25.
    [摘要](1409) [HTML](0) [PDF 469.43 K](1793)
    摘要:
    大氣模式對比計劃是一項國際性的嘗試計劃,用來確定真實條件下大氣模式的系統性氣候誤差,要求做1979-1988年十年的氣候模擬(以觀測的月平均海表溫度和海水分布作為邊界條件)。大氣模式對比計劃由數值試驗工作組織織,為世界氣候研究計劃貢獻,在模式性能的主要檢驗和對比中,大氣模式對比計劃須包括國際大氣模擬團體的參加,除了月平均輸出變量之外,每個參與大氣模式對比計劃的模式將產生逐日的歷史善,勞倫期.利弗莫
    7  簡化的中緯度冬季環流耦合模式中的大尺度海氣相互作用
    Mill. AJ 蔣國榮
    1994(1):31-39.
    [摘要](1469) [HTML](0) [PDF 666.70 K](1706)
    摘要:
    用包括有天氣尺度大氣變率、海溫(SST)平流和海氣熱交換的簡化耦合模式的模擬結果研究了中緯度海氣相互作用問題。研究發現將模式SST的強暖型事件合成對顯示海洋強迫大氣跡象是有用的。還提供了海洋影響大氣的其他證據,即海洋平流似乎通過反饋效應增強了模式SST異常的持續性。
    8  兩種云和降水過程的參數化方案之比較
    Flatoy F 陳忠明
    1994(1):40-49.
    [摘要](1460) [HTML](0) [PDF 630.72 K](1549)
    摘要:
    敘述了由Kessler和Sundqvist分別提出的關于云和降水形成的兩種參數化方案,通過模擬不同的大氣狀況,對兩種方案進行了比較。為此,采用了一個簡單的一維數值模式。對兩種方案中參數變化效應的研究表明,在相同情況下并選擇適當的參數值,兩種方案得出了一致的結果。將計算結果同已有的觀測值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比較簡單的Sundqvist方案適宜用在數值預報模式中。
    9  東北太平洋鋒面系統的結構
    McBe. GA
    1994(1):50.
    [摘要](1449) [HTML](0) [PDF 451.12 K](1518)
    摘要:
    1980年11月17日一條鋒面系統經過風暴輸送和響應試驗區,由船舶無線電探空測風儀,地面和雷達資料揭示出此東北太平洋風暴表現為三個組成部分;它連接地面和500hPa槽具有顯著的地面風向轉變,匯合和水平風切變,沒有地面溫度的變化;一條中對流層的冷性下滑鋒和一條比其它部分向前移動更迅速的上層濕度鋒,上層濕度鋒的特征是橫越大片云區部邊緣的濕度梯度,它隨著500hPa或以上的風移動,由于海洋邊層水平溫度的
    10  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近中心最大風速與中心最低海平面氣壓的統計相關
    燕芳杰 范永祥
    1994(1):56-59.
    [摘要](1808) [HTML](0) [PDF 179.71 K](1827)
    摘要:
    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近中心最大風速與中心最低海平面氣壓的統計相關燕芳杰,范永祥(國家氣象中心)1引言自1987年美國終止西北太平洋飛機偵察臺風業務以來,氣象衛星云圖已成為確定臺風中心位置和強度的主要工具和依據。熱帶氣旋的云型特征可用于確定其中心附近最大...
    11  山東省農業氣象災害災情特征
    李愛貞
    1994(1):60-63.
    [摘要](1571) [HTML](0) [PDF 252.13 K](1362)
    摘要:
    氣象災害是造成農業生產不穩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作者分析了近40年來山東省旱,澇、風雹等農業氣象災害的災情統計特征、時間變化規律及災害損失特點,為進一步研究制定防災減災對策提供依據。
    12  RYJ—2型日射遙測接口
    何汝均
    1994(1):64.
    [摘要](1390) [HTML](0) [PDF 226.79 K](1304)
    摘要: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