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第4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衛星探測的大氣資料對改進天氣預報是渺茫的或是起關鍵作用?
    William L. Smith 呂月華
    1992(4).
    [摘要](1222) [HTML](0) [PDF 0.00 Byte](226)
    摘要:
    人們取得衛星探測的大氣溫度和水汽資料已有20多年了.這些資料遍及全球,因此曾希望從衛星得到的探測資料使全球數值天氣預報(NWP)有重大改進.1979年全球天氣試驗(GWE)期間用所提供的衛星探測資料進行的試驗確實表明,它們對延伸預報有正的影響,在南半球尤其如此.令人惋惜的是自GWE以來,衛星探測資料的價值已明顯下降了.我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式的改進,亦即與現在的NWP模式的垂直分辨率相比較,衛星資料的垂直分辨率差,而模式在這方面占優勢.因為存在小尺度特征(可以由模式分辨的垂直尺度表示)的混淆現象,衛星資料甚至使分析/預報的業務質量有所下降.本文先從歷史觀點論述衛星探測資料在天氣預報應用中價值降低的困境,亦即說明這些資料沒有達到預期作用的原因.然后探求為扭轉這種局面需要在衛星工藝學和應用技術方面的改進.
    2  一種評價休耕與播種問題中天氣預報經濟效益的動態決策模式
    R.Katz B.Brown A.Murphy 黃夢澤 鄭耀文
    1992(4).
    [摘要](1125) [HTML](0) [PDF 0.00 Byte](254)
    摘要:
    本文用決策分析方法評價不完全天氣預報的經濟價值并研究馬爾可夫過程的一組動態決策模式.這種動態模式的數學表達式將未來天氣狀態的不確定信息與決策過程結合在一起.同時,研究了天氣信息價值以及模式在氣象學上的應用實例.作為模式的一個具體應用,詳細討論了休耕和播種問題.在這一問題中,假設農場主的目的是在無限時段中使總期望效益增至最大.還估計了當前的季節降水預報以及這種預報質量提高之后對農場主的經濟價值.
    3  四通4S高級科技編排系統簡介
    1992(4).
    [摘要](1029) [HTML](0) [PDF 0.00 Byte](263)
    摘要:
    四通4S(Super Science Setting System)高級科技書刊編排系統,是專門為科技類書刊文獻的編排而設計的,排版功能實用性很強,采用即打即排的操作界面,直觀形象,從根本上解決了科技書刊排版的難題.
    4  日本對氣候異常與氣候變化的研究——日本氣象廳白皮書(Ⅳ)介紹
    王紹武 于超美
    1992(4).
    [摘要](1313) [HTML](0) [PDF 0.00 Byte](243)
    摘要:
    一、前言本世紀60年代末期以來世界氣候異常日益頻繁,氣候變化問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1972年日本氣象廳曾派人員到世界各國了解科學家們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見解.根本順吉曾來我國訪問.1973年日本氣象廳發表了《近年來世界氣候》的報告.此后,于1974年、1979年及1984年連續發表了關于氣候變化的白皮書I、II、III號,題為《近年來世界氣候異常實況調查及長期展望》.本文作
    5  美國國家氣象中心全球預報系統最近的變更
    Kanam. M 納音圖
    1992(4):1-6.
    [摘要](1554) [HTML](0) [PDF 468.64 K](1239)
    摘要:
    1991年3月6日美國國家氣象中心(以下稱NMC)全球資料同化系統(GDAS),航空(AVN)預報和中期預報(MRF)使用的全球模式做了如下一些改進:①預報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從三角形截斷T80提高到T126.這相當于網格分辨率從160公里提高到105公里.②終止使用增強地形,以平均地形取而代之.③引入海洋層云參數化.④實現新的質量守恒約束.⑤采用Leith公式減少中尺度水平擴散.⑥采用新的更精確的洋面溫度分析.本文討論每一項改進并簡要說明新模式性能.
    6  衛星探測的大氣資料對改進天氣預報是渺芒的或是起關鍵作用?
    Smit. WL 呂月華
    1992(4):7-17.
    [摘要](1106) [HTML](0) [PDF 945.67 K](1334)
    摘要:
    7  關于渾沌現象的可預報性問題
    章基嘉
    1992(4):17-22.
    [摘要](1185) [HTML](0) [PDF 484.55 K](1385)
    摘要:
    在IUGG第20屆大會(1991年8月4,維也納)上A. S. Morin教授應邀作了"渾沌現象的可預報性"的專題報告.本根據他的報告及有關論文對這個地球物理學界普遍感興趣的問題作一介紹.
    8  日本對氣候異常與氣候變化的研究——日本氣象廳白皮書(IV)介紹
    王紹武 于超美
    1992(4):23-31.
    [摘要](1331) [HTML](0) [PDF 731.72 K](1465)
    摘要:
    9  展望未來:新的觀測系統及其對中尺度研究和業務的影響
    Sera. RS 蘇振生
    1992(4):32-35.
    [摘要](1403) [HTML](0) [PDF 340.19 K](1293)
    摘要:
    1.引言過去10年間,發表了許多有關未來觀測系統的文章和令人鼓舞的新技術的描述,如Serafin,Lhermitte和Atlas(1981);Serafin,Debberdt和Cooper(1987);Serafin,Szejwach和Phillips(1986);Strauch(1988);以及其他人的文章.把過去10年取得的進步同許多論文中對未來技術方法重大發展的預
    10  MU雷達觀測到的臺風
    Sato T 封娟蘭
    1992(4):36.
    [摘要](1221) [HTML](0) [PDF 750.96 K](1452)
    摘要:
    8719號臺風途經日本期間,用MU(中、高層大氣)雷達對對流層和平流層低層進行了60小時的連續觀測.以150m的高度分辨率每隔2.5分鐘測量風速矢量的高度廓線.1987年10月17日,8719號臺風襲擊了日本,并在距MU雷達100km的范圍內通過.18km以下都能觀測到清晰的臺風旋轉結構,往上直到24km,風有短時的振動,表明受臺風的強烈影響.整個觀測期間,都發現有垂直波長為2-4km,周期為10小時的主波.高空風分析圖顯示,這些波從一個逆溫層附近向上和向下傳播,這意味著波動是在逆溫層上生成的.
    11  一副熱帶鋒前颮線的觀測和數值模擬
    Trie. SB 胡增臻
    1992(4):44-47.
    [摘要](1255) [HTML](0) [PDF 349.35 K](1391)
    摘要:
    1.引言在春末和初夏的幾個月中,暴雨和偶發暴洪的發生與通過臺灣和中國南部的副熱帶冷鋒(梅雨鋒)有關.Chen和Yu(1988)的氣候學研究發現,在緩慢移動的地面冷鋒前部,850hPa或700hPa的低層風速最大值的出現與暴雨事件(雨量≥100毫米/天)的發生有很強的相關關系.與急流有關的大尺度環流通過平流過程和鋒前的大尺度垂直運動
    12  對流層中高層的鋒生過程
    Hine. KM 周文吉
    1992(4):48-50.
    [摘要](1249) [HTML](0) [PDF 226.49 K](1253)
    摘要:
    1.引言在本文中,我們仔細研究了高空鋒生的基本問題:i)模式中幾何因素(例如β-平面和球面)對模擬鋒生有多大程度影響,ii)高空鋒生是否基本上是一個二維過程,iii)在高空鋒區的發展中,是否有正反饋機制起作用.我們的研究方案采用三維原始方程模式,對不穩定斜壓波生命史進行模擬,然后詳細分析其結果.
    13  海風鋒生
    Kraus H 朱???/a>
    1992(4):50-52.
    [摘要](1414) [HTML](0) [PDF 171.63 K](1234)
    摘要:
    1.試驗設計1988/89年夏季,輕型飛機攜帶著良好的儀器裝備,在南澳大利亞Coorong海岸地區進行了幾次飛機觀測以研究海風鋒.假定尺度大于1km的海風的特點主要隨垂直海岸線的方向上的距離而變化,所以每次飛行的航線都垂直于海岸線.雖然有些任務的航線較長,但在任務sb5期間穿過鋒區時只決定飛行三組較短的航線(~12km);由于每組飛行時間較短,所以資料無需作時間趨勢
    14  IPV耦合現象與背風坡氣旋產生
    Gros. BD 趙其庚
    1992(4):53-55.
    [摘要](1229) [HTML](0) [PDF 287.74 K](1247)
    摘要:
    1.引言高層和低層等熵位渦(IPV)距平的相互作用,對斜壓不穩定和溫帶氣旋的形成提供了一種簡明的描述(Hoskins等,1985).最近,這種提法作為背風坡氣旋產生的一種似乎可信的理由,已經引起人們的注意(如,Mattocks和Bleck,1986).但是,這種機制能否成立還需由理論的和觀測的依據所證實.這里,用戈達德大氣實驗室(GLA)的資
    15  氣候—蘇聯糧食產量模擬系統
    С. ОД 袁鳳杰
    1992(4):55-58.
    [摘要](1337) [HTML](0) [PDF 360.24 K](1121)
    摘要:
    本文介紹了全蘇農業氣象研究所研制的氣候-蘇聯糧食產量模擬系統,分析了使用的一些結果.此計算系統首次將以物質能量交換和農作物生產力模式表示的綜合程序編譯系統與全國的水文氣象、農學、土壤數據庫連接起來.在計算100年農業氣象指標及產量的基礎上,分析了現代氣候條件波動對農業產量的影響.探討了下個世紀上半葉
    16  一種評價耕與播種問題中天氣預報經濟效益的動態決策模式
    Katz R 黃夢澤
    1992(4):59-66.
    [摘要](1206) [HTML](0) [PDF 638.98 K](1310)
    摘要:
    17  科威特石油大火煙云物理及化學特性的機載觀測
    John. DW 章育仲
    1992(4):67-72.
    [摘要](1367) [HTML](0) [PDF 466.13 K](1239)
    摘要:
    1991年3月底在距科威特燃燒油井約120km的煙云最密集區所進行的機載測量表明:典型的粒子質量濃度為500-1000μgm~(-3),SO_2的體積混合比為500-1000p.p.b.v.,氮的氧化物的體積混合比為30-60p.p.b.v..在距科威特1000km處煙云中的臭氧含量超過背景水準約50p.p.b.v..由硫通量估計的石油燃燒率為每天3.9±1.6百萬桶.只在5000m以下的高度觀測到大量煙塵,由煙塵造成的太陽輻射衰減的測量值與新近評估中的假定值相似.
    18  極地平流層云和臭氧洞
    Toon OB 趙希友
    1992(4):72-75.
    [摘要](1443) [HTML](0) [PDF 322.50 K](1420)
    摘要:
    1.引言極地平流層云(PSCs)對南極臭氧洞的形成及北半球臭氧的耗減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極地平流層云通過沉降作用清除平流層中作為云的成分的氮化物.云層內低的氮化物含量,對高水平的活性氯物質的存在是極
    19  歐洲的近實時降水分析
    Godd. DM 王亞光
    1992(4):75-79.
    [摘要](1199) [HTML](0) [PDF 428.59 K](1409)
    摘要:
    1.前言1986年4月26日,蘇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列寧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事故.該事故在世界上是迄今為止最為嚴重的逸出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的事件,逸出的大量物質從空中被輸送到遙遠的地區,造成對歐洲許多地區的污染(Smith和Clark,1989).
    20  下一代天氣雷達業務保障研究室的組織,結構及職能
    Albert R 孫陽
    1992(4):79-83.
    [摘要](1301) [HTML](0) [PDF 400.56 K](1263)
    摘要:
    1.引言下一代天氣雷達(NEXRAD)計劃是美國商業部、國防部和運輸部為研制、采購、部署和支持滿足這三個參加機構共同業務需要的先進的天氣監視雷達——1988-多普勒雷達(WSR-88 D)系統而進行的一項共同努力.設在NOAA主管天氣局的助理局長辦公室的系統發展計劃聯合辦公室(JSPO)為
    21  SAFIR系統實時VHF閃電定位應用于雷暴監測
    Richa. P 石寶樸
    1992(4):83-89.
    [摘要](1366) [HTML](0) [PDF 424.04 K](1706)
    摘要:
    一、引言近年來,由于電磁定位技術應用于雷暴遙感,從而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VHF定位技術已用于閃電放電分析和首次得到了雷雨云內閃電放電隨時間演變的三維圖象.
    22  平原雷達風廓線儀研究系統
    Nast. GD 曹學柱
    1992(4):88-91.
    [摘要](1290) [HTML](0) [PDF 251.62 K](1238)
    摘要:
    1.引言研制本系統是為了觀測伊利諾斯州香潘-厄巴納附近平原對流層和平流層下部中尺度動力學過程.該系統主要由平原雷達(Flatland radar)和一部甚高頻風廓線多普勒雷達組成.它是專門用來支持各種中尺度天氣過程(如鋒系、次天氣尺度氣流調整、內波的產生和傳播、降雨,以及地面天氣)研究的系統.本文簡要介紹平原雷達和觀測系統的其它部分,并給出幾個中尺度過程的觀測實例.
    23  綜合海上氣象觀測裝置
    梯武浩 張余豐
    1992(4):92-96.
    [摘要](1419) [HTML](0) [PDF 335.14 K](1335)
    摘要:
    1.引言在觀測船上進行的氣象觀測與在地面氣象臺站實施的觀測本質上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因為在海洋上,所以還包括波浪、海流、海冰狀況和海水溫度等的觀測.另外,因為觀測位置時刻都在變化,對于在沒有目標物的海洋上觀測來說,船位測定裝置是不可缺少的.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