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6):55-62.
摘要:
傳統上,飛機受雷擊并不是飛行安全的主要問題。然而,由于合成材料使用不斷增加和在飛行關鍵系統中使用數字航空電子系統,就要求在這類飛行器的設計中含有更專門的防雷措施以保證現有運輸機比較好的雷電安全記錄。另外,最近發生的一些不幸事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87年3月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大力神-半人馬座A/C67飛行器的損失,表明飛機和運載火箭是十分容易遭受飛行器觸發雷電現象的。本文評述美國航空航天局風暴危害計劃(SHP)中在與飛機遭到雷擊有關的大氣現象方面得到的一些新發現。把這些資料與近期業務飛行飛機的雷擊結果作了比較。最后,總括給出了NASA和美國國防部正在使用的新的觸發閃電的“升空保障準則”(LCC)(下面稱升空準則)。NASA的研究資料說明在雷暴中直接雷擊飛行器的最大幾率發生在環境溫度約為—40℃左右。在這種環境中,相對降水和擾動強度可以忽略或比較弱。然而,業務飛行資料說明在日常作業中,大多數飛機雷擊發生在溫度在凍結層附近的非積雨云中。迄今非雷暴環境還不曾是空中飛行專門的閃電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