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第6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氣象科技》1990年目錄索引
    1990(6).
    [摘要](1317) [HTML](0) [PDF 252.01 K](1235)
    摘要:
    一、一般向題(含:氣象學史、國內外業務概況、氣象人物)題作者…譯者…年…期…頁1977至1987年蘇聯地球物理觀象總臺的主要研究方 和成果向全球天氣試驗十年之后的回顧近十年來我國的南極氣象考察與研究談國際氣象資料收集工作冰和雪的遙感:回顧與現狀蘇聯長期預報和氣候監測業務工作情況介紹從cAs一x看國際大氣科學動態第五次國際TOVS研討會概況它.fl.BoPHeeHKoB韓建鋼199092一封三性dA‘J兮章基嘉陸龍弊等又卜振飛等Frark Carsey陳興芳章基嘉張鳳英章育仲1990199019901990199019901990 1一12 12一21 57一59 92一94腸一封三 1一595一…
    2  英國氣象局15公里網格距的中尺度預報模式
    B.W.Golding 誠意
    1990(6):1-11.
    [摘要](1358) [HTML](0) [PDF 864.89 K](1334)
    摘要:
    本文介紹英國氣象局中尺度預報模式,并就某些氣象要素給出模式客觀預報與預報員(主觀)預報的驗證結果。
    3  從空間監測干旱
    G.Garik Gutman 陸文杰
    1990(6):11-18.
    [摘要](1317) [HTML](0) [PDF 624.05 K](1149)
    摘要:
    本文對利用NOAA-9/AVHRR資料導出的地表溫度測定1986—88年期間美國大平原的干旱現象進行了探討。將月平均晴空溫度的年際差和月平均標準化差異植被指數的年際差與帕爾默干旱指數的相應差值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當植被指數的變化不能產生有意義的信號時,極軌衛星的溫度資料在測定地表濕度年際變化時可能十分有用。
    4  對氣候變化估計的不確定性的述評
    R.E.Dickinson 芳子
    1990(6):18-23.
    [摘要](1426) [HTML](0) [PDF 491.97 K](1619)
    摘要:
    盡管氣候模式提供了未來氣候的基本信息,可是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本述評討論氣候系統對不斷增加的大氣微量氣體強迫的響應問題。最受關注的不確定性有:海洋熱吸收所控制的瞬時調整;高緯的冰雪覆蓋;云輻射特性的變化以及與海陸分布和與大氣內部動力學相聯系的區域氣候型的變化。
    5  土壤濕度的時間變化性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S.Manabe T.Delworth 曾曉梅
    1990(6):23-27.
    [摘要](1559) [HTML](0) [PDF 353.97 K](1303)
    摘要:
    本文應用大氣環流模式研究了土壤濕度的時間變化性及其與大氣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發現,用模式算出的土壤濕度時間序列中包含很大的低頻方差。土壤濕度的長時間尺度異常很像土壤層對降水強迫白噪聲的紅噪聲響應。文中還討論了土壤濕度的時間變化性對于可能蒸發與降水的依賴性。
    6  國家強風暴預報中心(NSSFC)對1988年閃電資料的評價
    Frederik R. Mosher 鄭志超
    1990(6):27-31.
    [摘要](1630) [HTML](0) [PDF 420.65 K](1239)
    摘要:
    一、引言美國國家氣象局(NWS)已經制定了一個改進天氣服務的重要現代化計劃,計劃將一些新的遙感技術用于90年代的業務工作。閃電定位是這些新資料源中的一個。它利用一個傳感器網可以探測到云對地閃和確定閃擊點的位置。在過去的十年里各個研究小組已開發了閃電定位技術。現在區域測站網
    7  海上及沿岸地區的擴散模式
    岡本真一 塩浞清茂 米志新
    1990(6):31-42.
    [摘要](1250) [HTML](0) [PDF 858.21 K](1228)
    摘要:
    1.引言最近,在海上已能夠建設道路、機場等公共設施及各種工業設施,于是產生了預測對其環境影響的必要性。但是,以前的大氣擴散研究,大部分是以陸上觀測為基礎進行的。海水比土壤熱容量大,由日射影響產生的溫度變化比地面小。而且,也可以說即使在同一風速和日射量的情況下,陸上的大氣穩定
    8  桑斯維特-瑪瑟土層蒸散失水模式——桑斯維特水分平衡計算公式的反演
    王世耆 馮綠勻
    1990(6):42-44.
    [摘要](2439) [HTML](0) [PDF 209.07 K](1614)
    摘要:
    水分平衡的桑斯維特估算法是研究地表水分資源問題的著名氣候學方法之一。盡管人們對這一方法有各種批評意見,但因它所需的輸入數據僅限于一些最易獲得的常用氣候數據,故至今仍為人們經常采用。為了計算水分平衡各分量,桑斯維特等設計了幾組查算表。其中重要的一組是表
    9  水田水溫、地溫的簡易估計方法
    高見晉一·營谷博 梁洪海
    1990(6):44-49.
    [摘要](1509) [HTML](0) [PDF 423.39 K](1268)
    摘要:
    水稻一般是在淺水狀態下度過其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因此,其生長發育不僅與氣溫有關,也與水溫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在穗分化以前,其莖頂端的生長點接近地面,即處在水中,因此,受水溫的影響很大。地溫與水溫一樣也很重要。地溫不僅直接和間接地影響根的活動,而且通過氮素的釋放影響到水稻的
    10  溫帶草地生態系統表面能量平衡分量的研究
    Joon Kim 沙奕卓
    1990(6):49-54.
    [摘要](1394) [HTML](0) [PDF 428.07 K](1369)
    摘要:
    1987年在美國堪薩斯州Manhattan附近的草原第一次ISLSCP*田間試驗(FIFE)中,對濕度通量、熱通量及動量通量的渦度相關進行了測定。本研究地點主要有三種C_4草類;大藍莖草(Andropogon gerardii)、假高粱屬草(Sorghastrum nutans)和柳枝稷草(Panicum virgatum),對這些草類的氣孔傳導性及葉片水勢也進行了測定。本文對表面能量平衡各分量的日變化及季節變化進行了研究,對草原植被的空氣動力學傳導性及冠層表面傳導性也進行了估算。
    11  防護林帶高度的增加對于果園氣候的調節
    K.J.McAneney 毛光伶
    1990(6):55-59.
    [摘要](1300) [HTML](0) [PDF 360.60 K](1247)
    摘要:
    從傳統的畜牧農業到果園,對不同的土地利用進行了為期6年多氣候差異的測量。在這段時間內,常綠風障從建造到長成平均最終高度近10m的防風障,它把果園分割成面積約為0.5公頃的方格狀。得出的主要結果是:6米處的相對風程隨風障高度線性減小,斜率為—6%m~(-1)。在本試驗的濕潤沿海地區,風障沒有表現出對最低氣溫有影響。但是,對于10米高的防風障來說,09:00h的土壤溫度和百葉箱最高氣溫大約增加1℃。這些溫度增加也與風障高度線性相關。
    12  關于地下洞穴氣候資源的利用
    鈴木義則 祁純陽
    1990(6):60-62.
    [摘要](1493) [HTML](0) [PDF 359.19 K](1309)
    摘要:
    許多地區存在天然的鐘乳洞。這些巖洞除了具有觀光用途外,基本上處于未利用狀態。日本山口大學農學系的鈴木義則等人,從利用農業氣象資源角度出發,評價地下洞穴的氣象環境條件。試圖把地下洞穴作為一種天然的資源加以利用。他們目前的實驗是利用地下巖洞貯藏農產品。以往農產品的貯藏辦法多采用CA方法貯藏。這種辦法需要
    13  利用FM-CW雷達研究對流層降水過程
    L.P.Ligthart L.R.Nieuwerk 許繼武
    1990(6):63-69.
    [摘要](1344) [HTML](0) [PDF 523.00 K](1390)
    摘要:
    由于FM-CW雷達硬件、信號處理以及多普勒偏振FM-CW雷達DARR可用性方面的進步,FM-CW對流層雷達領域可能出現新的突破。DARR具有很高的距離、多普勒速度和偏振分辨率。該雷達能獲得每秒幾厘米的多普勒分辨率,及每秒±9米的最大多普勒范圍。使用兩個直接安裝在發射和接收天線中心饋電器后面的機械偏振器,工作時偏振角的范圍在±90度之間。本文給出了實測的多普勒速度和測偏振反射率廓線。根據這些廓線對層狀云降雨融化過程和雨滴譜進行了模擬和驗證。
    14  汽車式交叉臺鏈LORAN大氣探測系統(M-CLASS)的試驗
    W.D.Rust 成蹊
    1990(6):70-77.
    [摘要](1264) [HTML](0) [PDF 630.34 K](1229)
    摘要:
    我們已對NCAR的交叉臺鏈LORAN大氣探測系統(CLASS)在一種完全汽車化的結構(稱之為M-CLASS)中進行了試驗。探空儀使用LORAN-C導航信號以便能計算出氣球的位置和水平風。在非風暴環境下,熱力學和風的資料幾乎總是高質量的。除了為業務預報和研究計劃提供專門的探空資料外,用M-CLASS進行汽車放球的一個主要特點是能夠通過氣球攜帶的其他飛行儀器獲得附加資料。1987年春季,在最初的47次試驗飛行中,我們讓電場儀隨同探空儀一起8次進入風暴飛行。在風暴中,氣壓、溫度、濕度和風資料分別在約80%、75%、60%和40%的時間里是高質量的。在一次進入中尺度氣旋的飛行中,我們在負電荷區測量到高達-135kV/m的電場[在高度10kmMSL(平均海平面)]。幾個風暴的電場數據使我們能對發生丟失LORAN數據的條件作定量評定。LORAN信號跟蹤在中值約16kV/m的電場處丟失,在中值約7kV/m的電場處恢復。探空儀上LORAN天線的電暈放電是LORAN信號丟失的原因。我們經由業余包廣播把午后的M-CLASS試驗探測資料提供給設在俄克拉何馬州諾曼的國家氣象局預報臺,還提供給國家強風暴預報中心。這些探測資料表明對改進業務預報是有潛力的。其他試驗飛行說明M-CLASS資料可以提供大平原低空急流演變的高分辨率信息。我們對Gilbert颶鳳的攔截提供了風暴右部象限的M-CLASS探測資料。大致在有報告說南得克薩斯出現陸龍卷的時候,我們觀測到在探測的最低層有明顯的風切變。這一攔截證實了在颶鳳和熱帶風暴登陸階段中取得M-CLASS資料的可能性。
    15  移動式激光雷達邊界層風廓線系統
    T.L.Barber J.A.Weinman 章育仲
    1990(6):78-80.
    [摘要](1423) [HTML](0) [PDF 215.84 K](1321)
    摘要:
    研制了一種堅固的移動式激光測距氣球跟蹤系統來測量邊界層的風廓線。這種移動式激光測距系統提供數字輸出,并可由一名技術不太熟練的人員操作。需要另一名工作人員施放測風氣球。測風間隔為50m,準確度為0.25m/s。在晴空條件下,系統的標稱作用距離為3000m。
    16  通信器械設計的氣象條件
    竹內政和 別段信一 張余豐
    1990(6):81-85.
    [摘要](1349) [HTML](0) [PDF 344.97 K](1267)
    摘要:
    無線電通信是利用空間作為傳遞媒介,天線把信息轉換成適于在空間傳播的電波,其性能直接受氣象條件的影響。天線以外的通信器械可以安裝在房屋和掩體等內保護起來,因此可免受氣象條件的影響。所以,本文只對暴露在嚴酷氣象條件下的天線的設計,特別是宇宙通信和無線電望遠鏡等使用的大口徑可動天線的設計中如何考慮氣象條
    17  一種簡單的熱圓柱測風探頭
    Sergej Pahor 許繼武
    1990(6):86-88.
    [摘要](1241) [HTML](0) [PDF 189.56 K](1249)
    摘要:
    熱圓柱在風中的溫度廓線可用于風速和風向的測量。本文介紹一種熱圓柱的簡單結構及其性能,圓柱由內外兩個側面敷銅的卡普頓(Capton)絕緣薄層構成,內側蝕刻用作加熱器,外側用作測量溫度廓線的熱電偶系統的一部分。
    18  西太平洋熱帶區域海-氣相互作用的研究
    川村隆一 米志新
    1990(6):88-91.
    [摘要](1354) [HTML](0) [PDF 312.17 K](1206)
    摘要:
    1989年5月,在新喀里多尼亞首都努美阿召開了TOGA-COARE的西太平洋國際研討會。TOGA是熱帶海洋與全球大氣試驗計劃(Tropical Ocean-Global Atmosphere)的簡稱,它作為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在正在進行中,海-氣耦合響應試驗計劃(COARE)在TOGA中占有重要位置。為了掌握ENSO(厄爾尼
    19  第三次南半球氣象和海洋國際會議
    張慶陽
    1990(6):91-92.
    [摘要](1369) [HTML](0) [PDF 162.71 K](1323)
    摘要:
    1989年11月13日-17日,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了第三次南半球氣象和海洋國際會議。會議由美國氣象學會、阿根廷氣象學會、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氣象學教研室、阿根廷氣象局和邊界氣象組織舉辦。會議的執行主席是數值天氣中心(NMC)的Eugenia Kalnay和Kingtse C. Mo兩位女
    20  首次冰雪圈和氣候國際討論會
    張慶陽
    1990(6):93-93.
    [摘要](1312) [HTML](0) [PDF 165.20 K](1251)
    摘要:
    首次冰雪圈和氣候國際討論會1989年8月26—30日在美國西海岸風光明媚的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召開。會議由國際冰川學會(IGS)與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AGU)、美國氣象學會(AMS)及華盛頓大學聯合舉辦。會議參加者大約200人,其中冰雪學、冰川學的專家占三分之二,氣候學、氣象學的專家占三分之一。出席會議的代表關心最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