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第3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利用飛機探測的CO_2通量值制作生物量生產速率圖的可能性
    Lydia B. Austin P. H. Schuepp 毛光伶
    1988(3).
    [摘要](1300) [HTML](0) [PDF 0.00 Byte](267)
    摘要:
    前言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植物從大氣中吸取CO_2。它們對CO_2的利用率可作為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指標。如果植物周圍的大氣處于靜止狀態,那么CO_2的流動只是由分子擴散而引起。然而,CO_2通??偸怯蛇吔鐚?/span>
    2  用渾沌理論研究氣候變化和EI Ni■o現象的進展
    劉式達
    1988(3):1-6.
    [摘要](1325) [HTML](0) [PDF 404.72 K](1298)
    摘要:
    一、引言氣候變化是目前科學界十分關注的重大問題,國際科聯(ICSU)將于1990年開始執行的“全球變化”研究計劃中,氣候變化是中心課題。近幾年來由于赤道東太平洋水溫增高的E1 Ni(?)o現象有最強的年際變化的信
    3  國際衛星陸面氣候計劃(ISLSCP)簡介
    季國良 陸文琴
    1988(3):1-12.
    [摘要](1298) [HTML](0) [PDF 404.72 K](1262)
    摘要:
    1979年制訂的世界氣候計劃(WCP)由四個部分組成:1.世界氣候資料計劃(WCDP),2.世界氣候應用計劃(WCAP),3.世界氣候影響計劃(WCIP),4.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作為世界氣候影響計劃的一個重要部分——國際衛星陸面氣候計劃(ISLSCP),是1983年由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和
    4  衛星和雷達圖象的物理解釋
    范蕙君
    1988(3):13-18.
    [摘要](1397) [HTML](0) [PDF 495.32 K](1384)
    摘要:
    1987年7月20—24日在英國雷丁(Reading)召開了“衛星和雷達圖象物理解釋工作會議”。參加會議代表76人,來自歐洲、北美、南美、大洋洲和亞洲的23個國家。共31篇報告。這些報告反映了當前衛星氣象學的國際
    5  同時間有關的側邊界條件的有限區譜模式及其在多層原始方程的應用
    Yasuo Tatsumi 張若軍
    1988(3):29-30.
    [摘要](1206) [HTML](0) [PDF 0.00 Byte](238)
    摘要:
    本文介紹同時間有關的側邊界條件的有限區域原始方程譜模式。該模式單向地嵌套到一個低分辨率的模式上。預報變量水平場的譜表達式,通過采用修正后的雙重傅里葉級數表示。用譜方法和格點法,積分一維線性平流方程,通過這兩種方法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譜方法的結果,要比格點法好得多。這主要是由于用譜方法提高了水平導數的精確度,即用譜方法完全排除了在格點法中不可避免的計算上的離散和系統的相位誤差。譜12 L-FLM變換中當格點取法與格點模式相同時,譜12 L-FLM的計算量雖比格點12 L-FLM計算量大20~30%,但譜方法的有效分辨率要比格點模式大1.5倍,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譜12 L-FLM的計算要比格點12 L-FLM更經濟。
    6  湖泊渦流
    Н.Н.Филатов 龐天荷
    1988(3):30-32.
    [摘要](1217) [HTML](0) [PDF 268.22 K](1321)
    摘要:
    就連那些熟悉貝加爾、拉多加、奧涅加等湖泊的風暴特征的人們,也未必能想象得到,在平靜無風的天氣里,在湖水深處仍會激起真正的風暴,并可能存在著多種尺度的內波和渦流。本文論及的,不是一些猜測中的現象,而是學者們所確實掌握的或者新近發現的渦流及與其相伴隨的運動,這些運動
    7  非線性動力學簡介
    趙一平 呂宏忠
    1988(3):33-38.
    [摘要](1992) [HTML](0) [PDF 445.10 K](1477)
    摘要:
    近年來,非線性現象和非線性動力學研究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大氣科學中這方面的研究業已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中,我們簡要介紹理論分析研究中,非線性動力學與大氣動力學有關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大氣動力學中的有關研究的概況。
    8  長期氣候變化與渾沌動力學
    C. Nicolis 呂宏忠
    1988(3):38-45.
    [摘要](1238) [HTML](0) [PDF 531.29 K](1150)
    摘要:
    本文在參數域內分析了周期性強迫對平均海溫-海冰系統的作用,該系統可引起同宿(homoclinic)分叉。本文從理論上及數值模擬方法確立了復雜的非周期行為及長周期解的可能性,還簡要討論了所得結果與冰河期問題的聯系。
    9  海表面動力和熱力過程耦合的重要性:大尺度、海洋觀點
    B. Cushman-Roisin 閔偉
    1988(3):45-51.
    [摘要](1633) [HTML](0) [PDF 578.93 K](1319)
    摘要:
    海表面動力和熱力過程(切應力和浮力通量)的結合會導致重要的結果,這些結果用任何單一的過程是不可能解釋的。本工作著重于中緯度大尺度、平均海洋環流。經典的斜溫層理論的新發展表明,風驅動的和浮力引起的洋流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并以某種方式結合而導致鋒面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鋒可解釋為是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不是Ekman輻合引起的。最后要強調的是,在全球氣候模式中,鋒生過程的模式敏感度要求有精確的海表面過程的參數化和細的空間分辨率。
    10  南極臭氧減少概述
    Mark R. Schoeberl Arlin J. Krueger 陳世范
    1988(3):51-53.
    [摘要](1277) [HTML](0) [PDF 237.34 K](1356)
    摘要:
    南極臭氧減少已引起科學家們和公眾的關注。盡管已有一些公開聲明,但還未確立人為污染物和南極臭氧減少之間的明確聯系。實際上在本專集中,有人針對已提出的化學方案提出了一些認真的取代意見和限制。
    11  南極的臭氧洞
    米志新
    1988(3):54-55.
    [摘要](1225) [HTML](0) [PDF 170.82 K](1287)
    摘要:
    據南極昭和站和哈利灣等測站的觀測報告,從1980年前后起,南極地區10月的臭氧總量一直在減少。人們把這種臭氧的減少叫作臭氧洞,這一現象的發現,不僅在科研人員中間,而且在世界范圍內都引起關注。
    12  對大氣中冰的核化的評述
    Gabor Vali 酆大雄
    1988(3):56-61.
    [摘要](1191) [HTML](0) [PDF 550.37 K](1209)
    摘要:
    本文簡要地評述了大氣中冰核的起源和活化機制,并與云中冰晶形成的觀測研究作了比較。
    13  相同氣候分析的一種新方法——網格匹配比較法
    T. H. Booth H. A. Nix M. F. Hutchinson J. R. Busby 李麗
    1988(3):67-74.
    [摘要](1339) [HTML](0) [PDF 587.50 K](1178)
    摘要:
    本文介紹一種幫助引進植物品種的方法。此方法是把某目標區內長期平均氣候條件同規則網格點上的氣候條件進行比較。為便于說明這一方法,把非洲一個目標區和南美一個目標區同澳大利亞半度經緯網格中的2795個格點做了比較,并把在上述兩處對澳大利亞樹木品種及不同種源的試驗結果同氣候分析的結果做了比較。其結果表明,采用網格匹配比較方法鑒別氣候條件相似地區有助于選擇在其它目標區試驗的品種及不同種源。
    14  閃電方位探測儀定位誤差測量的新方法——一般介紹和初步結果
    Th. Schutte 周景林
    1988(3):75-80.
    [摘要](1207) [HTML](0) [PDF 465.87 K](1293)
    摘要:
    閃電定位的磁場方位探測儀應用的主要局限性之一是存在著由局地天線位置產生的系統性角度誤差。曾試圖應用互易法(即交換發射機和接收機的作用)測量這個系統性誤差。對這種測量方式得到的定位訂正函數進行了檢驗,并得到了部分改進。對儀表定位誤差進行訂正以后,儀表閃電定位精度顯著地改善了,但是仍存在剩余誤差,其部分原因是閃電定位探測站網的幾何形狀造成的。
    15  空氣濕度儀器的比較試驗
    John Skaar 鄒耀芳
    1988(3):81-83.
    [摘要](1340) [HTML](0) [PDF 243.05 K](1234)
    摘要:
    一、比較試驗情況挪威氣象研究所(DNMI)從1984年9月開始進行一個不同類型的空氣濕度測量儀器的比較試驗,并將繼續進行下去。比較試驗包括的傳感器見表1,表中U——相對濕度%,T_t——干球溫度,T_v——濕球溫度,T_i″、T_v″——當T_i<10℃時加熱后的溫度,
    16  新ASDAR系統
    日谷道夫 楊寶珠
    1988(3):84-86.
    [摘要](1243) [HTML](0) [PDF 300.28 K](1283)
    摘要:
    1.ASDAR概要 ASDAR(自動衛星資料中轉)是經由靜止氣象衛星自動通報飛機探測的氣象資料的系統,從1977年開始進行了樣機試驗。日本在第一次GARP全球實驗期間,于1978年9月開發了ASDAR資料收集系統,從1979年1月開始收集資料。ASDAR是為在安裝有
    17  蘇聯Ил-14飛機實驗室的特點
    В.В.Звонарев 宋顯榮
    1988(3):87-91.
    [摘要](1162) [HTML](0) [PDF 422.81 K](1231)
    摘要:
    引言云物理和人工影響云方面的研究,與研制裝有測量儀器和人工影響云的設備之飛機實驗室有密切關系。目前,蘇聯和國外一些國家都在積極地研制飛機實驗室。蘇聯在人工影響天氣方面廣泛使用AH-2、Ил-14、Ил-18、AH-12、Як-40等飛機。為
    18  法國多普勒聲雷達簡介
    高妙珍
    1988(3):91-94.
    [摘要](2017) [HTML](0) [PDF 324.40 K](1487)
    摘要:
    一、引言聲雷達是六十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探測邊界層大氣的一種遙感設備。它的優點是能夠自動地、連續地、實時地遙測大氣中要素的時空分布,這對于研究大氣結構、大氣湍流、大氣擴散、空氣污染、機場風切變等問題有重要的意義。
    19  LARS-88——一種輕型多普勒天氣雷達
    劉恩清
    1988(3):95-97.
    [摘要](1233) [HTML](0) [PDF 219.41 K](1251)
    摘要:
    為適應機場、海港、城市等某些部門對諸如雷暴、大風、龍卷、暴雨、下擊暴流等惡劣天氣進行局地監測的要求,美國EEC*公司最近專門研制成一種輕型多普勒天氣雷達,稱為LARS(Light Airport Radar System)。為這種雷達特別設計的視頻處理器為RVP-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