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5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套網格模式——介紹美國最新有限區域業務預報模式
    郭肖容
    1985(5):1-10.
    [摘要](1151) [HTML](0) [PDF 645.33 K](1462)
    摘要:
    一、引言美國國家氣象中心自1984年5月起已采用套網格模式(Nested Grid Model簡稱NGM)作為有限區業務預報模式。原有的有限區細網格模式(Limited Fine Mesh Model簡稱LFM)將繼續業務運行,作為快速參考使用。 NGM是由N. Phillips設計,并與K. Campana及J. Hoke等人合作將其發展、完善。使用NGM在Cyber-205機上進行48小時預報大約需要15分鐘(原有LFM的48小時預報僅需1.5分)。
    2  冬季環流日變化及其對臺灣北部沿海地區降水的影響
    陳泰然 陳詩揚 閻民懷 李南聲
    1985(5):11-20.
    [摘要](1472) [HTML](0) [PDF 396.57 K](1451)
    摘要:
    1.引言陳等人(1980)研究了臺灣北部東北季風區發生在1979年12月15~17日期間日總雨量約100mm的中尺度大雨個例,他們的分析認為邊界層中地方性水平輻合是降水的主要原因,該輻合主要受海陸差動摩擦以及地方性環流的日變化和東北季風氣流相互作用所致。陳和劉(1981年)從氣候學角度研究
    3  氣象與突變——氣象上解的多重性
    松田佳久 余田成男 胡圣昌
    1985(5):15-17.
    [摘要](1149) [HTML](0) [PDF 248.66 K](1294)
    摘要:
    流體力學中非線性系統問題的討論自1978年以來頗受國際氣象學界注意,日本氣象學界對此甚為重視。日文“気象研究”第151號(1985年2月)為此出了專刊。本刊在1985年第2期上曾發表北京大學劉式達的文章:氣象界如何看待當前科學界關于“確定論和隨機論”的討論——兼論非線性和渾沌的研究??磥?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將與氣象學各分枝的進一步發展分不開。為此,我們發表“気象研究”第151號(気象)的目錄和后記的譯文,希望引起讀者對此問題的關心。在后記里提到第二章中有關公式,就不再加注了。
    4  一個非線性近地層模式
    M.A.EL-SHAHAWI 胡非
    1985(5):18-20.
    [摘要](1125) [HTML](0) [PDF 204.16 K](1352)
    摘要:
    1.引言識別和描述空氣運動的垂直分量對混合過程影響的尺度,一直是邊界層理論的重點。有各種各樣的尺度定義,最早、最簡單的是經典的Prandtl公式: l=kz 它是聯系混合長與邊界層中距地高度的關系式??紤]整個邊界層為中性層結,Blackad-
    5  天氣預報方法成功率估算的比較原則
    М.В.Рубинщтейн 蔣伯仁
    1985(5):21-25.
    [摘要](1472) [HTML](0) [PDF 383.26 K](1242)
    摘要:
    由于我們對大氣中物理過程發展的認識還不完善,因此要作出這些過程的準確預報還較為困難,所以,目前任何一種氣象預報方法還不能經常保證氣象預報值(天氣現象)與觀測值相一致。天氣預報中一般發布最可能出現的氣象值或天氣現象。事實上,所有的氣象預報都是概率預報。不少作者指出過利用概率預報來保證航空安全的效能。然而,由于一定的
    6  衛星實測向外長波輻射資料在氣候變化和大氣遙相關研究中的應用
    Ka-MingLau 劉家銘 PaulH.Chan 劉燕輝 朱???/a>
    1985(5):25-35.
    [摘要](1376) [HTML](0) [PDF 837.76 K](1378)
    摘要:
    最近許多研究指出,熱帶在決定北半球中緯度冬季嚴寒方面的重要性。特別是已發現1976—1977年美國東部沿海地區冬季異常寒冷與南方濤動有聯系。熱帶大氣與中緯度大氣之間位勢高度場的遙相關已從經驗上和理論上得到了證實。這種遙相關似乎在南方濤動的某些位相時特別顯著。但是,對于熱帶非絕熱強迫作用的響應
    7  中緯度溫度季節變化的非正弦特性
    R.C.Tabony 李偉倫
    1985(5):35-38.
    [摘要](1340) [HTML](0) [PDF 385.01 K](1285)
    摘要:
    1.引言在中緯度溫度的季節變化主要地、但并非完全呈正弦變化。西伯利亞的雅庫斯克和冰島的雷克雅未克的月平均溫度變程具有比較明顯的非對稱性(圖略)。溫度的年周期相對于純粹的正弦變化的偏差可以用諧波分析方法計算,Craddock(1956a)曾作出了兩個諧波,對溫度的季節變化可得到充分適當的描述,而第二個諧波說明了其非正弦成份。
    8  氣候譜中信號和噪聲的識別
    B.M.Gray 曾曉梅
    1985(5):39-42.
    [摘要](1196) [HTML](0) [PDF 336.70 K](1324)
    摘要:
    1.引言以前的譜分析文章(Gray,1982)中曾提出用多重內插(MI)法鑒別高分辨率譜中峰出現的頻率,X~2檢驗表明,這樣鑒別出來的許多峰在統計上是不顯著的,一般就視為“噪聲”。Gray(1976)提出,在兩個或兩個以上與物理過程聯系著的相互獨立變量的時間序列譜中,如果峰出現在類似的頻率上,那
    9  衛星監測氣候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К.Я.康德拉乞耶夫 史國寧
    1985(5):43-48.
    [摘要](1315) [HTML](0) [PDF 567.95 K](1498)
    摘要:
    要想在氣候規律的研究方面獲得較大的成效,首先需要改進對氣候參數和氣候因子進行觀測的手段,以及對氣候和氣候變化進行數值模擬。由于“大氣-海洋-冰雪圈-生物圈”所組成的氣候系統具有全球性和多元性,從而決定了空間觀測工具在獲取氣候和氣候變化資料方面的特殊作用。本文打算對空間觀測工具在氣候研究中的作用和現狀以及今后10—15年的發展前景作一綜合評述。評
    10  南極的氣候監測
    王素梅
    1985(5):48-51.
    [摘要](1345) [HTML](0) [PDF 366.52 K](1278)
    摘要:
    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的南極氣象工作委員會為了積極對世界氣象組織的世界氣候計劃(WCP)做貢獻,已制定了南極氣候研究計劃。氣候監測乃是氣候研究計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監測包括監視氣候的時空自然變化和振動以及獲取有關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可能影響的資料。要實現氣候監測,除使用現有的氣象、日射測量、高空氣象等方
    11  行星邊界層的數值模擬
    G.Sommeria 王謙
    1985(5):52-61.
    [摘要](1443) [HTML](0) [PDF 808.31 K](1501)
    摘要:
    Ⅰ.引言 1) 行星邊界層數值模擬的必要性與人們從邊界層這一名稱所引起的猜想相反,行星邊界層是一個復雜的物理系統,它有自己的動力學體系。即使如同簡單的動力邊界層那樣,可以用經驗公式或相似性理論來充分描述近地層(surface layer),然而這對于整個行星邊界層來說是不適用的,在行星邊界層中,存在著科里奧利加速度,同時還
    12  用訂正公式改進遮光環法測太陽漫射輻射
    K.Dehne 孫陽
    1985(5):61-64.
    [摘要](1310) [HTML](0) [PDF 302.61 K](1364)
    摘要:
    1.引言太陽漫射輻射D定義為水平面上的總輻射G與太陽直接輻射I之差: D=G-I·sinγ (1) 其中γ為太陽高度角。因此,為了確定D,可以測出G和I,或者遮蔽住I后測定剩余的總輻射G(=D)。這兩種方法都需要一個跟蹤太陽的測量系統;前一種方法中,要對直接日射強度表,后一種方法中,要對遮光盤應用
    13  河南省滑縣、商丘、許昌冬小麥生長期內逐旬需水量及累積水分平衡指數
    安順清 邢久星
    1985(5):65-68.
    [摘要](1431) [HTML](0) [PDF 317.89 K](1304)
    摘要:
    一、前言華北地區冬小麥生長期間由于經常發生干旱,且干旱期與冬小麥耗水高峰期相吻合,對冬小麥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如果沒有灌溉就很難穩產高產。由于水分資源的缺乏,如何使有限的水分利用得當并收效最大呢?即使在水資源充足的地區,不科學的亂灌,既浪費水又浪費資財,而
    14  我國丘陵山地農業氣候研究的進展
    張養才
    1985(5):69-74.
    [摘要](1342) [HTML](0) [PDF 528.34 K](1325)
    摘要:
    我國丘陵山區大多生產水平低,科學技術落后,經濟基礎薄弱,豐富的自然資源長期沒有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加之政策失誤,山區出現濫墾、濫伐等嚴重現象,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因此,如何合理開發丘陵山地自然資源和保護生態平衡,已成為農學、生物學、地理學、氣候學、農業氣象學及生態學等學科研究的重大課題。
    15  漁獲量變動與氣象
    內嶋善兵衛 江仁
    1985(5):75-76.
    [摘要](1370) [HTML](0) [PDF 147.92 K](1425)
    摘要:
    漁獲量變動的原因很多,除了魚種的交替、漁具、捕漁法、漁船性能以及國際和國內對作業海域的資源管理,漁汛期、漁船數量的限制,市場價格、供需關系等的影響以外,海洋狀況的自然條件也會影響作業的難易,特別是大風、大浪、濃霧、船體積冰、海冰等都會降低作業效率,或者不能進行作業,甚至會造成海上事故。
    16  印度衛星INSAT-1的氣象觀測功能及在我國接收它的VHRR圖象資料的可能性
    葉發宗
    1985(5):77-80.
    [摘要](1758) [HTML](0) [PDF 313.29 K](1403)
    摘要:
    印度的多功能衛星INSAT-1是三軸穩定的地球同步衛星,由美國福特公司為其研制。除具有國內通信、直接電視廣播功能外,還具有氣象觀測及氣象數據收集與中繼功能。它是世界上第一顆三軸穩定的靜止氣象衛星。原計劃發射兩顆:INSAT-1A和INSAT-1B,分別定點于74°E和94°E。
    17  關于氣象觀測代表性的專題討論會
    C.J.Nappo J.Y.Caneill 周朝輔
    1985(5):80-84.
    [摘要](1505) [HTML](0) [PDF 430.62 K](1291)
    摘要:
    1.前言氣象學家們討論了他們所用資料對于各種應用的代表性問題。大家認為,這類討論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在主觀判斷上,而應當客觀地推求,多半是應用觀測結果時空特征的統計分析來獲得。代表性問題是由許多因素引起的。其中有些是科學界在研究與發展中的需要,另一些則是在解決特定問題時用戶的要求。例如,在研究工作中,象在評價各類氣象模式
    18  日本的基準通風干濕表
    祁純陽
    1985(5):84-85.
    [摘要](1334) [HTML](0) [PDF 121.19 K](1250)
    摘要:
    世界氣象組織(WMO)希望用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應用物理學部的干濕球溫度計作為濕度的基準,并從1985年1月1日起作為正式的基準使用。WMO的儀器和觀測方法委員會對此提出了制作上的規格。按照WMO的要求,日本氣象廳氣象儀器工廠研制出了基準通風干濕表。以下對該裝置的構造和試驗方法作一簡單介紹。
    19  帶微型計算機的稱重式雨量計
    S.山崎 徐志成
    1985(5):85-87.
    [摘要](1168) [HTML](0) [PDF 224.12 K](1232)
    摘要:
    這種稱重式雨量計使用一只石英晶體元件作為重量傳感器,整個系統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傳感器單元和顯示/記錄器單元(圖1)。圖2是系統構成圖。
    20  JMA-79型有線自動雪深計
    章育仲
    1985(5):87-91.
    [摘要](1585) [HTML](0) [PDF 377.01 K](1371)
    摘要:
    日本氣象廳從1974年開始實行地區氣象觀測網(AMeDAS),作為其一環,1977年完成JMA-77型有線無人自動氣象站積雪深度計的試用,接著從1929年起每年安裝JMA-79型有線無人自動氣象站積雪深度計。這種雪深計將電報電話公司的代碼發送器裝在機柜內,當地區氣象觀測中心在規定
    21  固態正交風速表
    F.W.Hagen R.V.Deleo 許繼武
    1985(5):91-95.
    [摘要](1173) [HTML](0) [PDF 336.62 K](1354)
    摘要:
    一、引言美國Rosemount公司研制了一種正交即全方位風速表,利用氣動信號測量風速和風向。傳感器是一種結實的固態裝置,無運動部件,經得起野外粗放式應用,并能在世界范圍內各種惡劣氣候環境下提供精確可靠的風資料。傳感器有電氣除冰裝置,適合全天候工作。傳感器產生經放大的壓差,它與正交方向的風速成正比。內部的固體壓力變換器
    22  HUMICAP濕度計
    高橋榮治 張余豐
    1985(5):96-96.
    [摘要](1601) [HTML](0) [PDF 107.21 K](1331)
    摘要:
    本文介紹的是環境計量儀器的世界性制造廠芬蘭VAISALA公司開發的電容式高分子薄膜HUMICAP濕度計。一、傳感器結構及測量原理如圖1所示,傳感器由玻璃基板、下部電極、高分子薄膜、上部電極、導線構成。下部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