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3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電子技術與氣象現代化
    吳賢緯 邢久星
    1985(3):1-4.
    [摘要](1324) [HTML](0) [PDF 354.20 K](1355)
    摘要:
    中國氣象學會理事會決定成立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來推進電子科學技術在氣象工作中的應用,促進氣象科學技術現代化。這是一項順應目前正在興起的新技術革命潮流的
    2  新書簡介
    1985(3):4-5.
    [摘要](1122) [HTML](0) [PDF 98.26 K](1386)
    摘要:
    近年來,在云物理和人工影響天氣領域里的研究工作有不少新的進展。為了使國內同行對新動態有所了解,氣象出版社將于10月份出版《人工影響天氣新進展》譯文集。本譯文集選譯了云物理研究、播云技術和數值
    3  現代氣象科技的發展前景——公元2000年展望
    殷顯曦
    1985(3):5-7.
    [摘要](1291) [HTML](0) [PDF 265.99 K](1309)
    摘要:
    世界新的技術革命,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空間和遙感技術、通訊技術將對氣象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那么,現代氣象科技的發展前景如何?公亓2000年發達國家的氣象科技將是何種面貌?這是當前我國
    4  AFOS對業務預報的影響
    殷顯曦
    1985(3):7-8.
    [摘要](1145) [HTML](0) [PDF 87.09 K](1317)
    摘要: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美國國家天氣局的AFOS系統(氣象業務和服務自動化系統)已進入業務運轉階段,美國的氣象技術人員對AFOS系統的建設多數持肯定態度,甚至有的文章提出:八十年代是美國氣象業務的
    5  亞洲東南部一個梅雨系統的數值模擬
    郭英華 R.A.Anthes 李毓芳
    1985(3):10-17.
    [摘要](1551) [HTML](0) [PDF 649.77 K](1468)
    摘要:
    一、引言梅雨是中國東南部和日本的一種氣候現象。它發生于冬季的東北季風與夏季西南季風的轉換時期。梅雨持續約一個月,時間是5月中到6月中。在天氣圖上,梅雨表現為
    6  大氣阻塞現象的觀測研究綜合評述
    佐藤康雄 史國寧
    1985(3):18-24.
    [摘要](1174) [HTML](0) [PDF 640.66 K](1457)
    摘要:
    一、前言通常,春季和秋季中高緯度的天氣氣候是以從西向東移動的高、低壓為特征,在冬季它還受到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冰島低壓等比一般的高低壓尺度還大的準定常氣壓形勢的控制。冬季,按理應為這類低壓所控制的阿留申直至阿拉斯加上空或冰島上空有時候有誰定常高壓形成,它們有
    7  東北太平洋上暴發性發展生成的氣旋
    T. S. Murty G. A. Mcbean B. Mckee 邵春森
    1985(3):24-27.
    [摘要](1310) [HTML](0) [PDF 333.80 K](1386)
    摘要:
    1.引言 Sanders和Gyakum(1980年)把24小時內中心氣壓至少減少24毫巴的溫帶氣旋定義為氣象炸彈。他們提到的加深率本來是對北緯60度而言的,為了得到任何緯度θ的
    8  國際衛星云氣候計劃的由來和現狀
    門脅俊一郎 劉志剛
    1985(3):27-34.
    [摘要](1654) [HTML](0) [PDF 634.47 K](1376)
    摘要:
    概要幾年前準備開展的國際衛星云氣候計劃業務部門已使進入實行階段,從1983年7月1日起,世界各地的有關單位開始了數據獲取和處理。這是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的最初計劃,日本氣象廳參加了協作,在氣象衛星中心,開始處理靜止氣象衛星葵花二號的觀測資料。下面作一簡單介紹。
    9  云對氣候的影響
    R. G. Crane R. G. Barry
    1985(3):35-47.
    [摘要](1933) [HTML](0) [PDF 1.09 M](1469)
    摘要:
    1.引言全球云分布是形成地球氣候的一個主要因素,它影響地-氣系統的能量和水份交換。云覆蓋全球近50%的天空,在平均地球反照率中所起的作用約占2/3。Arakawa(1975)曾總結過云及其有關的物理過程影響氣候的基本方式。云影響水份和輻射的垂直交換,水份和能量的水平交換。
    10  用于污染管制的大氣擴散模式的評述
    胡圣昌
    1985(3):47-60.
    [摘要](1172) [HTML](0) [PDF 1.08 M](1522)
    摘要:
    1.引言本報告論述世界各國日常應用的大氣擴散模式,重點放在實際應用的模式。當某一公司想在某一工業區建立一新的水泥廠,就會用到這些模式。公司和(或)政府的污染管
    11  農業氣象系統工程的概念和實踐
    劉篤慧 陳國良 鄭劍非
    1985(3):61-67.
    [摘要](1300) [HTML](0) [PDF 629.76 K](1268)
    摘要:
    本文根據系統科學的原理和我國農業氣象事業系統發展的實踐,提出了“農業氣象系統工程”的概念,探討它和傳統農業氣象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區別及其特點,列舉了系統工程在農業氣象綜合性研究中的應用成果,并以實例說明農業氣象系統工程在農業生產中的生態經濟效益,最后分析了系統工程在農業氣象中的應用潛力和廣闊前景。把系統工程應用和移植到農業氣象科學技術體系中去,將為農業氣象事業的發展開拓新領域,提供新途徑。
    12  日本的農業氣象研究近況
    趙四強
    1985(3):67-69.
    [摘要](1285) [HTML](0) [PDF 323.23 K](1393)
    摘要:
    日本的農業氣象近年來發展很快,其原因是農業的自然能源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農業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人類能夠利用的形式,而農業技術則是
    13  英國的天氣雷達網和FRONTIERS系統
    江超偉
    1985(3):70-75.
    [摘要](1565) [HTML](0) [PDF 527.12 K](1380)
    摘要:
    英國氣象局于1978年推出一項新的業務計劃,稱為短時天氣預報試點計劃(The Short Period Weather Forecasting Pilot Project)。這一計劃由知名的強風暴專家K. A. Browning主持的雷達研究室負責實施,
    14  新的地區氣象觀測數據通信系統
    橋本正直 楊寶珠
    1985(3):75-83.
    [摘要](1354) [HTML](0) [PDF 686.93 K](1343)
    摘要:
    地區氣象觀測數據通信系統(AMeDAS)是日本電話電報公司數據通信局與氣象廳共同開發的系統,自1974年11月開始工作以來,不斷增加了終端數量,并擴展了系流的功能,現已順利地連續運轉了9年。共后,氣象廳認為,需要利用通信線路的數字數據傳輸(DDX)線路與全國氣象資料編輯中
    15  南極自動氣象站
    I. Allison J. V. Morrissy 陳善敏
    1985(3):83-88.
    [摘要](1537) [HTML](0) [PDF 497.56 K](1494)
    摘要:
    一、引言建立自動氣象站(AWS)對在廣闊的無人居住的南大洋區域擴大資料覆蓋是一件引人向往的事情,在南極尤其如此。澳大利亞科學技術部南極處過去在冰原上曾使用過自動地球物理觀測站(Bird和HumPhreys,2972),但是這些站用的是觀測現場的磁帶記錄,而本文所講的自動氣象站則利用
    16  芬蘭瓦依薩拉公司的測量標準與校準
    章育仲
    1985(3):88-90.
    [摘要](1051) [HTML](0) [PDF 226.82 K](1318)
    摘要:
    測量結果的準確度及可靠性在保證產品質量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這里可靠性指的是,按照被測量參數的國際定義,有關的測量儀器的準確度是肯定知道的。這就是要求
    17  引進的長期自記氣候站和自動記錄氣候站簡介
    李壽夏
    1985(3):90-93.
    [摘要](1172) [HTML](0) [PDF 311.30 K](1354)
    摘要:
    研制長期自記氣候站和自動記錄氣候站是國家氣象局列出的重點科研項目之一。為了研制出性能好質量高的氣候站并縮短研制周期,國家氣象局于1983年9月從意大利引進了機械式長期自記氣候站,同年12月從美國引進了自動記錄氣候站,交給研制單位作參考樣機,以便及早生產出我國自
    18  日本的最佳綜合觀測系統
    張慶陽
    1985(3):94-96.
    [摘要](1148) [HTML](0) [PDF 205.78 K](1384)
    摘要:
    目前,世界及各國的氣象觀測網或觀測系統都是根據各自的使用目的建立的。為了盡可能把全球觀測系統、全球通信系統、全球資料處理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提高效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