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投稿指南
投稿須知
評審政策
出版道德聲明
開放獲取
編委會
關于本刊
訂購本刊
下載中心
English
1985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選
導出
顯示方式:
簡潔模式
摘要模式
1
中國大氣物理學的發展——紀念中國氣象學會成立六十周年
周秀驥
,
郭恩銘
,
殷宗昭
1985(2).
[摘要]
(
1321
)
[HTML]
(
0
)
[PDF 486.33 K]
(
1579
)
摘要:
中國氣象學會的創建與壯大反映著我國近代氣象科學的蓬勃發展。經過六十年的艱苦奮斗,中國的氣象科學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世界氣象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代大氣物理學主要研究地球大氣現象與過程的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電磁學、光學與量子力學的物理機制與規律。它綜合應用物理學原理,結合地球大氣的特點,產生了大氣動力學、云霧降水物理、大氣邊界層物
導出
收藏
2
氣象界如何看待當前科學界關于“確定論和隨機論”的討論——兼論非線性和渾沌的研究
劉式達
1985(2):5-79.
[摘要]
(
1280
)
[HTML]
(
0
)
[PDF 231.48 K]
(
1560
)
摘要:
一、引言 1963年著名氣象學家E.N.Lorenz發表了題為“確定的非周期流”的文章,內容是從確定的大氣運動方程組中算出了非周期的結果。這篇文章當時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1971年Ruelle將這種非周期流與實踐中的湍流現象的發生聯系起來,提出了奇怪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和渾沌(chaos)的概念,Lorenz的文章才受到重視。
導出
收藏
3
科學和社會的可預測性
John Mason
,
趙希友
1985(2):8-11.
[摘要]
(
1369
)
[HTML]
(
0
)
[PDF 355.58 K]
(
1413
)
摘要:
任何一種科學的、經濟的或社會的理論的有效性和功能都在于它的預測能力,并經得起觀測或試驗的檢驗。正是在這個前提下確定了本文的主題。正是科學預測的功能及其成功之所在,當科學家將其注意力轉向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時,幾乎都會遇到挫折并感到失望。任何一個系統的可預測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該系統的穩定性及其對于隨機擾動的敏感性,而且還取決于該系統的基
導出
收藏
4
社會、科學與氣候變化
william Kellogg
,
Robert Schware
,
章永偉
1985(2):12-19.
[摘要]
(
1164
)
[HTML]
(
0
)
[PDF 573.38 K]
(
1320
)
摘要:
一 45億年前地球形成以來,氣候一直是十分穩定的,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海洋和大氣一直維持著一種不穩定的平衡。然而,在最近的一段歷史時期里,氣候卻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過去三百多萬年以來,冰期和目前所處的間冰期大約每隔十萬年交替一次。把時鐘撥回到一千五百萬年以前,就會發現那時的地球在兩極幾乎沒有永久冰層,氣候總的說來暖和得多。在過去幾億年里,大
導出
收藏
5
輻射和熱源觀測資料在天氣分柝和預報中的應用
陸龍驊
,
朱福康
1985(2):19-28.
[摘要]
(
1269
)
[HTML]
(
0
)
[PDF 880.07 K]
(
1506
)
摘要:
一、引言驅動大氣運動的主要能源是太陽,特別是赤道和極地之間凈輻射梯度。由于以前有這樣一種看法,認為對一個個天氣過程或變化的天氣特征來說,輻射過程通常是不重要的,所以,至今有關輻射過程的研究工作絕大部分以考慮平均經向廓線為主,也就是說主要從氣候學角度來討論大氣中的輻射平衡過程。這也可能與當時的觀測條件有關,地面
導出
收藏
6
英國月長期預報的最近發展
C.K.Folland
,
趙振國
1985(2):28-35.
[摘要]
(
1255
)
[HTML]
(
0
)
[PDF 592.71 K]
(
1408
)
摘要:
一、緒言目前,英國僅試驗性地制作一個月的長期預報。每年四次的試驗性季節預報,于1963年12月發布,但在1980年12月就停止了。在公開服務停止之前,過去使用過的大多數統計方法已停用了,保留的方法盡可能地實現自動化,從而用于長期預報方面的人力大大地減少了。相似法雖然容易作,也可以實現自動化,但在業務上已不再應用,盡管對十天以后中
導出
收藏
7
論AT_(925)預報問題
Н.В.Эотов
,
Л.С.Львова
,
蔣伯仁
1985(2):35-37.
[摘要]
(
1196
)
[HTML]
(
0
)
[PDF 220.02 K]
(
1258
)
摘要:
925毫巴等壓面圖經常應用在大氣污染氣象條件的天氣預報方法中。925毫巴等壓面圖的未來形勢預報目前仍靠近似于線性函數形式的經驗圖表用人工操作來進行。式中:ΔH_(925)~p為AT_(925)的高度預報增量;K為某一常系數;ΔP_0~p為固定預報時段內地面氣壓的變化。眾所周知,空間某點等壓面位置的改變
導出
收藏
8
地球黃赤交角的大變化對氣候的影響
B.G.Hunt
,
曾曉梅
1985(2):37-42.
[摘要]
(
2309
)
[HTML]
(
0
)
[PDF 474.16 K]
(
1919
)
摘要:
1.引言據推測,黃赤交角,或行星軸與垂直方向的傾角,在該行星氣候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于是,最近Kukla等(1981)討論了與米蘭柯維奇冰期理論有聯系的地球黃赤交角微小變化(從現在的23.5°變化±1.5°)的潛在氣候效應。在本文中引用了最近100年左右的許多觀點,即在地球歷史中,黃赤交角曾經出現過很大的變化。例如Wolfe(1978)根據古植
導出
收藏
9
大氣與海洋相互作用的邊界層模擬
А.Г.Тарнопольский
,
В.А.Шнайдман
,
孫長先
1985(2):43-47.
[摘要]
(
1436
)
[HTML]
(
0
)
[PDF 307.01 K]
(
1524
)
摘要:
在求解含有運動方程、湍流動能平衡與耗散方程的閉合方程組基礎上,考慮大氣與海洋之間的相互作用,模擬其邊界層中的過程。在建立表達式時,考慮了風浪對大氣和海洋湍流垂直結構的影響,引入依賴外部因子的湍流參數的垂直分布。指出,隨著波高的增長,最大湍流系數移向海面。并得出,動力速度、粗糙度及其與波高的比等,均與近海面的風速有關,這些均與實驗資料相符合。提供了根據天氣船觀測資料進行模式計算的典型個例。
導出
收藏
10
大尺度海-氣交換中表層海溫的作用
S.J.S.Khalsa
,
文及
,
盧金墀
,
鄭世芳
1985(2):48-56.
[摘要]
(
1403
)
[HTML]
(
0
)
[PDF 684.36 K]
(
1443
)
摘要:
一、前言熱帶海洋對于氣候的影響,已是國內外研究海氣交換的主要課題。特別是赤道太平洋東部海區,由于表層海溫大的擾動發生在這一區域,所以它已是這種研究的焦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說法是與厄尼諾事件有關的海水異常增溫。 Bjerknes(1966)最初提出,沿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異常高的表層海溫(SST)增加了從海洋補充的熱量,從而增強對流,形成
導出
收藏
11
塵埃氣溶膠和大范圍云層對輻射狀況和氣候的影響——由全球天氣試驗特別觀測時段收集到的觀測資料得出的結果
K.Ta.康德拉捷夫
,
王延祿
1985(2):56-60.
[摘要]
(
1241
)
[HTML]
(
0
)
[PDF 365.77 K]
(
1494
)
摘要:
一、前言很早以前,人們就知道大氣是膠體狀態的,在大氣中懸浮著云滴、霧滴或冰晶,也含有塵埃微粒。一些模擬氣候和氣候變化的理論模式,通常把大氣作為有時有云存在于其中的混合氣體來描述。在大氣和氣候的能量收支平衡中,人們普遍認為云的作用是一個重要因子,但是關于云量在氣候上的作用,取決于什么特殊機制,還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問題。
導出
收藏
12
蘇聯烏茲別克地區空氣污染潛勢預報的工作經驗和展望
Н.В.Королева
,
宋顯榮
1985(2):60-62.
[摘要]
(
1181
)
[HTML]
(
0
)
[PDF 256.76 K]
(
1322
)
摘要:
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境內的空氣污染區劃,是以決定空氣污染潛在可能性的某些因素的特征為依據的。開展的潛勢預報可分為全市范圍的空氣污染預報、單源產生的空氣污染預報和大區域(工業區)的空氣污染預報三類。按照確定本地區空氣污染潛勢的某些因子對空氣污染進行分區,大致劃分為三個主要空氣污染地帶: 1.東部地帶包括塔什干、費爾干納、安
導出
收藏
13
根據METEOSAT-1衛星的水汽通道資料推算水汽場
M.M.Poc
,
M.Roulleau
,
孫陽
1985(2):63-69.
[摘要]
(
1398
)
[HTML]
(
0
)
[PDF 417.48 K]
(
1340
)
摘要:
1.引言對大氣在6.3μm水汽吸收帶的放射輻射進行遙感測量,所得資料中含有全球大氣水汽分布的信息。TIROS衛星和雨云衛星上都有水汽通道,其輻射探測資料已用于導出全球對流層上層的相對濕度(Moller,1961;Moller和Raschke,1963,1964;Raschke,1966;Raschke和Bandeen,1967;Fritz和Rao,1967),以及研究對流層動力學(Steranka等,1973;Rodgers等,1976;Roulleau,1978)。
導出
收藏
14
蒸發和蒸散的測定與計算方法的現狀及發展
裴步祥
1985(2):69-75.
[摘要]
(
1817
)
[HTML]
(
0
)
[PDF 529.35 K]
(
2073
)
摘要:
一、前言水面、陸面蒸發和作物地段的蒸散,不僅涉及氣象學和氣候學,而且與地球物理學的其它學科,如陸地水文、海洋和地質等密切相關。這些學科都從不同角度對蒸發、蒸散問題進行研究,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蒸發是水分平衡、熱量平衡方程中的主要項,同時蒸發過程的機制,又聯系到空氣近地面層中亂流交換的特征及規律,因而蒸發
導出
收藏
15
國外經濟作物產量預報方法
亣來福
1985(2):75-79.
[摘要]
(
1306
)
[HTML]
(
0
)
[PDF 362.73 K]
(
1353
)
摘要:
根據1971年10月WMO農業氣象委員會第5次會議第12號決議,該委員會成立一個關于“農業氣象因子對經濟作物產量影響和產量預報方法”工作組并邀請E.S.烏蘭諾娃(Ulanova,蘇聯)任組長,成員有:J.古瑞安(Goudriaan,荷蘭)、B.W.凱利(Kelly,美國)、M.庫珀洛娃(Kurpelova,捷克)、R.弗奧(Pfau,西德)和B.普利莫爾特(Primault,瑞士)。經過該組10年的調查研究,得出了一些成果,現僅就其中的
導出
收藏
16
氣象情報的經濟效益和最優決策
施能
,
蔣伯仁
1985(2):79-86.
[摘要]
(
1219
)
[HTML]
(
0
)
[PDF 525.88 K]
(
1528
)
摘要:
最優地利用氣候資料和天氣預報,最大限度地發揮氣象情報的經濟效益,這個問題國外從五十年代開始就有不少研究。近年來,國內亦有一些介紹。但是,這還不能較全面地反映這個課題的成果。為在我國開展這個課題的成果應用和研究,本文介紹幾個重要問題。一、基本概念、決策的必備資料 1.決策、情報類型、策略用戶根據氣象情報采取的經濟活動稱為
導出
收藏
17
目前可以利用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非常規資料
許健民
1985(2):86-91.
[摘要]
(
1173
)
[HTML]
(
0
)
[PDF 499.41 K]
(
1278
)
摘要:
1.引言資料的改善是近二十年以來氣象事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自六十年代以來,以遙感為代表的現代觀測技術發展非???。由于計算機的應用,通訊和資料處理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這使得目前可以接收到的資料比六十年代初期有了很大的增加。認識并充分利用這些資料不但對于資料稀少地區的分析,而且對預報都是十分重要的。從1976年6月起,中央氣象臺在西太平
導出
收藏
18
實驗室用降雨模擬裝置
D.R.Derenzo
,
B.Vonnegut
,
王錫純
1985(2):92-92.
[摘要]
(
1608
)
[HTML]
(
0
)
[PDF 132.15 K]
(
1427
)
摘要:
1.引言一般的模擬降雨的方法多用重力加速水滴。為把等效直徑大于2毫米的水滴加速到相應的落地終速,至少要有12米的高度。這就要求設計一間專用的房間。按本文介紹的方法在普通房間即可產生模擬降雨。這使得在實驗室內校準某些測雨儀器成為可能。也可在實驗室或野外用模擬降雨來測定水的徑流和對土壤的沖刷。
導出
收藏
19
壓縮(PACK)技術——一種比較先進的格點數據記帶方法
夏建國
1985(2):93-97.
[摘要]
(
1412
)
[HTML]
(
0
)
[PDF 303.20 K]
(
1375
)
摘要:
目前我國許多氣象臺站在制作MOS預報,有些大臺在制作數值預報。不論數值預報還是MOS預報都要把數據資料記錄在磁帶上備用,但是怎樣才能把一個場的格點資料既精確又經濟地記錄在磁帶上?一個是增加磁帶上記錄信息的密度。目前美國國家氣象中心普遍采用每英寸6250比特的密度,我國國家氣象中心現有磁帶機的最大記錄密度是每英寸1600比特。另一個是縮小每個數
導出
收藏
當期目錄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載排行
更多+
友情鏈接
《氣象學報》
《應用氣象學報》
《氣象》
《氣象科學》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氣象局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及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您是第
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