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第5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人造衛星的歷史與發展
    羅杰 J·托馬斯
    1983(5).
    [摘要](4935) [HTML](0) [PDF 0.00 Byte](266)
    摘要:
    太空時代正式開始于1957年10月4日,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旅伴1號”是在那天由蘇聯射人軌道的。它是一個直徑23英寸(58厘米)、重185磅(84千克)的球體,是用經過改裝的洲際彈道
    2  熱帶環流和系統研究課題的十年(1973—1982)技術總結
    余志豪 韋有暹 陳隆勛 梁必騏
    1983(5):1-17.
    [摘要](1491) [HTML](0) [PDF 1.76 M](1356)
    摘要:
    1973年由中央氣象局組織,委托廣東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主持,在南京大學氣象系、中科院大氣所及廣西、云南、福建省氣象局協作下,成立了熱帶天氣科研協作組及領導小組。以后,該協作組下設四大課題組,其中之一就是“熱帶環流和系統課題組”,主要由南大氣象系負責。參加單位除
    3  近幾年來我國柑桔凍害的研究
    江愛良 黃壽波
    1983(5):17-23.
    [摘要](1389) [HTML](0) [PDF 712.38 K](1321)
    摘要:
    柑桔是我國重要水果之一,素有色、香、味“三絕”之說,深受人們喜愛。1979—1980年度全世界生產柑桔5,640萬噸,平均每人有柑桔27斤。同期,我國生產柑桔僅80萬噸左右(除臺灣省以外),占世界柑桔總產量不到2%,人均柑桔量只有1.6斤左右。柑桔是典型的亞熱帶果樹(熱帶也可生長),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冬季溫度過低,易遭凍害,我國北、中亞熱帶區域,是我國主要柑桔產區之一,冬季
    4  1982年全國動力氣象學術討論會技術小結
    楊大升 廖洞賢 王兩銘
    1983(5):24-27.
    [摘要](1268) [HTML](0) [PDF 381.95 K](1314)
    摘要:
    中國氣象學會第一次全國動力氣象學術討論會于1982年11月14日至19日在杭州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全國性的研究機構、大專院校和業務部門的理論氣象工作者60多名。會議共收到學術論文73篇,在會議上報告的有37篇。建國以來,我國廣大的動力氣象工作者經過長
    5  溫帶氣旋系統云雨系的結構
    王鵬云
    1983(5):27-33.
    [摘要](1265) [HTML](0) [PDF 560.20 K](1376)
    摘要:
    一、引言大氣中云和降水所涉及的過程范圍很廣,從空間范圍看,大到數千公里,小到幾微米;從時間范圍看,從幾秒鐘到幾天、十幾天。圖1給出大氣中各種過程所具有的水平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傳統的天
    6  譜模式在美國國家氣象中心應用一年的統計性能
    D.G.Marks B.W.Watkins J.D.Stackpole 黃文杰
    1983(5):33-37.
    [摘要](1363) [HTML](0) [PDF 405.92 K](1423)
    摘要:
    一、引言美國國家氣象中心(NMC)于1980年8月12日開始使用譜模式,結束了舒曼(Shuman)和赫韋曼爾(Hovermale)于1968年提出的、長期以來較受重視的原始方程(PE)模式。這個新的譜模式是1980年由 Sala 提出的。本文并不涉及譜模式本身的詳細情況,只對它作簡單的描述。
    7  旱澇歷史記載的統計學處理方法
    么枕生 肖克東
    1983(5):38-43.
    [摘要](1324) [HTML](0) [PDF 376.33 K](1376)
    摘要:
    為了分析古代文獻中的歷史氣候記載,本文提出一種二分變量的一些統計方法。根據歷史上描述的旱澇記載,我們計算了旱澇變率、持續性、交變性、周期和循環周期以及旱澇指標。
    8  觀測空氣污染的迄感儀器
    I.Staff 章育仲
    1983(5):44-45.
    [摘要](1363) [HTML](0) [PDF 170.77 K](1392)
    摘要:
    光與氣體和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為對大氣污染物的遙感提供了技術途徑。這種技術現在正在變成現實,它避免了將儀器或取樣器放入煙囪中的困難,允許用同樣的傳感器監測不同的污染源,并能夠有效地大范圍地進行監視。光學設備也能夠對監測結果進行高速分析,并能夠獲取在特殊位置上有代表
    9  用海溫作第一代粘蟲發生量和發生期長期預測的初步探討
    趙圣菊
    1983(5):46-48.
    [摘要](1478) [HTML](0) [PDF 178.36 K](1354)
    摘要:
    粘蟲是一種暴食性害蟲。在我國黃淮流域,第一代粘蟲于4—5月間危害冬小麥。影響粘蟲發生量和發生期的因素很多,過程錯綜復雜,預測方法也是多種的,但以海溫預測病蟲發生,尚未見到有文獻記載。第一代粘蟲的發生與消失,和天氣氣候條件(尤
    10  四季青公社引進日本大溫室的小氣候鑒定
    孔令凱
    1983(5):49-55.
    [摘要](1337) [HTML](0) [PDF 582.94 K](1328)
    摘要:
    我國由日本久保田株式會社引進的一座蔬菜生產大溫室,安裝在北京市西郊四季青公社,已于197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對于這樣大的引進設備,為了更好地發揮它的優越性,我們于1981年2月—1982年3月,對它進行了溫、濕、光等主要小氣候要素觀測鑒定。
    11  蘇聯的基準氣候站網
    Н.П.Русин 蔣伯仁
    1983(5):56-59.
    [摘要](1533) [HTML](0) [PDF 321.02 K](1430)
    摘要:
    1950年底在編制蘇聯氣候手冊的時候,就提出了組建基準氣候站(PKC)網的要求,因為編制氣候手冊需將短序列的觀測資料整理訂正成長序列觀測資料。于是,1958年各地方水文氣象局從測站資料較長且序列較均一的基本氣象站中挑出一批站,組建成世紀氣候站組。
    12  雷達測雨的Z-R關系、目標體積以及雨量計校正
    張菊生
    1983(5):59-63.
    [摘要](2295) [HTML](0) [PDF 407.50 K](1685)
    摘要:
    用雷達測定雨量時,首先要建立雨云反射因子Z 和降雨強度 R 的關系。有了 Z-R 關系,就可求出R,并由 R 的時間積分推算出雨量。這里,如何具體地進行時間積分,是一個重要問題。用雷達測定雨量時還應注意的一點是,雷達測
    13  美國的單站雷電定位設備
    尹愚發
    1983(5):64-68.
    [摘要](1219) [HTML](0) [PDF 431.79 K](1658)
    摘要:
    雷電對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在經濟建設方面,雷電擊中森林可能引起森林火災;擊中地面設施可能使其嚴重破壞;擊中人、畜可能使人、畜傷亡。在國防建設方面,雷電能引爆停放在地面準備發射的導彈;擊中在空中飛行的飛機和其他飛行器,因而造成嚴重的飛行事故。特別
    14  雷暴自動記錄儀
    朱豐毅 葉子祥 劉文意
    1983(5):68-70.
    [摘要](1394) [HTML](0) [PDF 265.12 K](1373)
    摘要:
    在氣象觀測中,雷暴屬于目測項目。由于存在各種噪聲干擾,測站對于雷暴的發生(聽到第一聲雷)和結束(聽到最后一聲雷)往往很難判斷,常發生誤記或漏記的情況。為了記錄雷暴及其路徑,觀測員需冒風雨在室外觀測,非常辛苦。氣候站夜里無
    15  國外無線電-聲探測系統概況
    吳紹金 曹學柱
    1983(5):70-73.
    [摘要](1603) [HTML](0) [PDF 329.20 K](1330)
    摘要:
    一、概述為了國防和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對雷達的不同要求,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改善現有的常規的雷達探測方法以及探索新的探測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正處在完善階段并已逐步投入業務使用的無線電-聲探測系統(RASS,Radio-Acoustic
    16  印刷氣象資料的光學讀取裝置
    山元龍三郎 高良成
    1983(5):73-78.
    [摘要](1205) [HTML](0) [PDF 472.16 K](1327)
    摘要:
    一、前言在氣象學研究中,觀測資料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氣象現象的空、時變化很大,很多情況下,需要大量的資料來進行氣象研究,所以使用計算機來分析觀測資料。近年來,除極少數情況外,幾乎全部的氣象觀測數據在觀測和接收后立即存入磁帶,不
    17  我國FGGE資料收集概況
    鄧振飛 王秀華
    1983(5):78-81.
    [摘要](1345) [HTML](0) [PDF 293.86 K](1379)
    摘要:
    國家氣象局北京氣象中心資料室和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自1981年起分別陸續向美國的世界資料中心-A(WDC-A)訂購了 FGGE(全球大氣研究計劃第一次全球試驗)資料。截止到1982年底,除 II-C 級資料外,其它資料已大部到齊。
    18  國內主要氣象刊物簡介
    王亞光 于風蓮
    1983(5):82-84.
    [摘要](1959) [HTML](0) [PDF 388.75 K](1660)
    摘要:
    近幾年,隨著我國氣象事業的發展,氣象刊物不斷增加。為了便于廣大氣象工作者充分了解和利用本專業的科技文獻資料,現將收集到的國內主要氣象刊物簡介如下。1.氣象學報:中國氣象學會《氣象學報》編輯部編輯,1929年創刊,1961年休刊,1962年復刊,
    19  中文氣象科技資料目錄
    1983(5):85-92.
    [摘要](1362) [HTML](0) [PDF 568.02 K](1243)
    摘要:
    綜合氣象P4 830726氣象科技檔案與氣象科技情報—曹玉林;《氣象科技情報》,湖南省氣象科研所碑982,池6,56一60 、1,4 830727八十年代大氣科學的研究課題〔譯〕—裘建強浮新疆氣象》,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氣象局,1982,地7,68一70P4\530725從第八次大氣科學委員會大會看今后大氣科學的發展—廖洞賢,《氣象科技動態》,國家氣象局情報所,1982,加7一8,21一23P4 830729大氣科學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葉篤正;《新疆氣象》,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氣象局,1982,地10,1一6P4一2 830730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業務系統〔譯]—王詩文:《氣象科技》,國家氣象局…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