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第1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南亞高壓準三年振蕩周期
    陳咸吉 朱???/a> 陸龍驊 趙衛
    1980(1):1-3.
    [摘要](1416) [HTML](0) [PDF 287.08 K](1431)
    摘要:
    一、事實研究指出,南亞高壓在很大的范圍內往往是同時加強或同時減弱的;并且具有持續性,即前期南亞高壓高度偏高或偏低時,后期南亞高壓高度也偏高或偏低.為了研究這種持續性,我們用1656位勢什米范圍
    2  小資料
    1980(1):3-3.
    [摘要](1177) [HTML](0) [PDF 0.00 Byte](286)
    摘要:
    自1850年以來100多年中,人類的活動使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290ppm增加至330ppm.總增加量的1/4是在最近10年中造成的.如果這個趨勢延續下去,到公元2000年時,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會
    3  近年來北方災害性天氣預報的研究——北方災害性天氣預報科研協作第二屆年會述評
    彭光宜 殷顯曦
    1980(1):4-7.
    [摘要](1376) [HTML](0) [PDF 460.74 K](1338)
    摘要:
    北方災害性天氣預報科研協作第二屆年會于1979年9月在青海西寧召開.會議總結交流了自1976年第一屆年會以來我國北方災害性天氣預報的科研成就.一、寒潮預報(一)短期預報近年來,北方寒潮短期預報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過各種物理量的計算,探索寒潮爆發的物理機制,
    4  火星大氣
    1980(1):7-7.
    [摘要](1410) [HTML](0) [PDF 0.00 Byte](261)
    摘要:
    火星上接近球面的大氣約含二氧化碳95%、氮2.5%和氬1.5%,還有微量的氧、一氧化碳、氖、氪和氙.火星大氣中缺少一個關鍵性的重要化合物:水蒸氣.火星上的大
    5  臺風業務試驗一般程序(草案)
    張馴良
    1980(1):8-16.
    [摘要](1336) [HTML](0) [PDF 600.16 K](1254)
    摘要:
    我國倡議的臺風試驗,經過1978年臺風委員會第十二屆會議討論,在第八次世界氣象大會上通過,正式列為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作為熱帶氣旋計劃的一項子計劃,命名為"臺風業務試驗"(TOPEX).1979年7月在東京舉行的臺風業務試驗預備會議上,日本提出了一個關于核心試驗的一般程序的草案.這個草案提出了在業務試驗的核心試驗里,各參加成員應該遵循的業務措施程序,準備在1980年的臺風業務試驗第一次預備會議上詳細討論.
    6  世界氣象組織農業氣象委員會第七次會議
    馮秀藻 王馥棠
    1980(1):16-18.
    [摘要](1323) [HTML](0) [PDF 322.30 K](1316)
    摘要:
    世界氣象組織(WMO)的農業氣象委員會(CAgM)第七次會議于1979年9月17-28日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舉行.出席會議的有53個國家和6個國際組織的共108名代表,是歷次會議中規模最大、參加國最多和代表最多的一次會議.會議審查總結了第六次會議以來所做的各項工作;重新安排了今
    7  世界小麥大豆農業氣候區劃劃分原則
    劉樹澤
    1980(1):18-18.
    [摘要](1217) [HTML](0) [PDF 176.01 K](1208)
    摘要:
    據世界氣象組織《技術報告》1978年第160期報道,著名阿根廷農業氣候學家帕斯卡爾提出世界小麥、大豆農業氣候區劃劃分原則.現摘譯如下:區劃的劃分原則是:1)作物生物氣候類型;2)作物源生地的氣候型;3)作物種植區的農業氣候型;4)試驗證明不能種植區的農業氣候型;5)
    8  蘇聯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
    宋顯榮 陳世范
    1980(1):19-23.
    [摘要](1280) [HTML](0) [PDF 513.97 K](1568)
    摘要:
    一、組織機構蘇聯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是在水文氣象總局、國家科學院所屬的一些研究所,以及部分加盟共和國科學院和大專院校里進行的.據估計,有600多人從事云物理和人控的研究工作.現就所了解情況作一粗略的介紹:
    9  資料
    1980(1):23-23.
    [摘要](1230) [HTML](0) [PDF 103.60 K](1216)
    摘要:
    地球上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地球的向日半球每秒鐘所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相當于三百萬億的千瓦電量.地面上的生物生長所消耗的太陽燃料每小時不過7.2噸而已,但是先進的農業生產每一平方公里面積農田上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就相當于一個大水壩的動力廠的發電量.
    10  瑞士的隨機防雹試驗
    1980(1):24-26.
    [摘要](1198) [HTML](0) [PDF 300.46 K](1252)
    摘要:
    一、引言很多國家都在大規模地開展防雹,據一些商業性的防雹計劃報告,雹災可以減少40%到50%,不過這些防雹試驗不是隨機的,缺少統計意義.隨機的防雹研究計劃也有一些,如加拿大的阿爾伯塔、美國的北達科他、美國國家冰雹研究試驗、瑞士的第3號大型
    11  日本國家天氣監視網
    淺田暢彥 馬鳴宇
    1980(1):27-30.
    [摘要](1867) [HTML](0) [PDF 484.54 K](1491)
    摘要:
    日本氣象廳國家天氣監視網(National Weather Watch,簡稱NWW)計劃的基本目的,是為滿足社會上的要求,希望能夠提供地區、時間上都很細致的定量的天氣預報.從1973年以來,氣象廳一直在研究編制氣象事業全面的長期規劃,1977年制成了"國家天氣監視網
    12  美國國家天氣局的暴洪警報和防災計劃
    H.M.莫吉爾 J.C.芒羅 H.S.格羅珀 紀乃晉
    1980(1):31-35.
    [摘要](1244) [HTML](0) [PDF 555.37 K](1323)
    摘要:
    一、序言暴發性洪水是一個全國面臨的自然災害.七十年代每年平均死于暴洪的人數已經是四十年代的3倍,目前,已成為美國天氣中第一號的殺人兇手.因洪水和暴發性洪水而造成財產的損失目前每年平均超過10億美元,而四十年代為1.25億美元,六十年代為3.75億美元.
    13  日本第二顆地球靜止氣象衛星
    宏宇
    1980(1):35-38.
    [摘要](1392) [HTML](0) [PDF 323.98 K](1350)
    摘要:
    日本于1977年7月14日在美國東部發射場,使用美國的雷神-德爾他火箭發射了第一顆地球靜止氣象衛星GMS.GMS定點在140°E的赤道上空,工作壽命預計為3年.GMS于1978年已正式投入業務使用,我國也可以接收到GMS轉發的經地面處理好的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傳真云圖、
    14  持續而嚴重的逆溫也能成為災害
    1980(1):38-38.
    [摘要](1162) [HTML](0) [PDF 0.00 Byte](272)
    摘要:
    寒潮、臺風、暴雨、冰雹等是大家重視的災害性天氣,可是持續而嚴重的逆溫所造成的災難尚未普遍引起大家的重視.1952年12月,英國倫敦市曾因為持續四天的嚴重逆溫,沒有風把由工廠和家庭燒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硫(當時每天大約有2000噸二氧化硫排到空氣中)吹散,使得天空先是變
    15  英國氣象資料通信預處理設備
    C.E.古蒂森 R.J.索頓 紀乃晉
    1980(1):39-40.
    [摘要](1397) [HTML](0) [PDF 250.90 K](1313)
    摘要:
    為了保證目前設在布拉克內爾英國氣象局總部的自動通信系統業務暢通和保持高速,要求通過收集中心而傳送到這個自動通信系統的氣象資料一定要嚴格遵守統一的標準格式或規程.有些主要的氣象臺站不僅向布拉克內爾傳送報告而且也要向外界機構傳送氣象資料,例如要傳給地方
    16  大氣中CO_2增加的嚴重后果
    李麗
    1980(1):41-41.
    [摘要](1286) [HTML](0) [PDF 51.42 K](1256)
    摘要:
    美國海洋大氣局發表了一篇關于大氣中二氧化碳(CO_2)增加將會帶來什么后果的綜合報告.這篇報告是為美國環境科學情報中心提供的.報告指出:1850年以來,大氣中CO_2的含量增加了8-27%(以工業時代以前的CO_2含量的估算為準);1958年以來增長了5%.但上述CO_2的增加對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