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第4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熱帶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副熱帶高壓長期變化影響的研究
    巢紀平 符淙斌
    1979(4).
    [摘要](1403) [HTML](0) [PDF 0.00 Byte](261)
    摘要:
    熱帶是推動大氣熱機的主要能量源地。那里大部分為海洋,海洋與大氣之間的能量和各種物理量交換,在整個地球—大氣系統的能量平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幾年來,我們開展了熱帶太平洋海氣相互作用的研究。揭露了熱帶太平洋海氣系統中存在著一類低頻的振蕩過程,這一振蕩過程對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長期變化有明顯的影響。同時,從物理量的診斷分
    2  脈動測溫儀
    程剛
    1979(4).
    [摘要](1317) [HTML](0) [PDF 0.00 Byte](252)
    摘要:
    為測量近地層大氣溫度脈動場,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人工影響天氣研究所于最近研制成功DS—Ⅱ型便攜式脈動測溫儀。儀器為全集成電路結構,由5塊高增益低功耗運算放大器FC54D所構成,整機用2組±12伏4F45型層結電池供電,每組的耗電量小于10mA,電池電壓下降2伏后仍能保證其測
    3  世界氣候大會宣言
    1979(4).
    [摘要](2098) [HTML](0) [PDF 0.00 Byte](284)
    摘要:
    由世界氣象組織發起并在其它國際機構的協助下,世界氣候大會——“氣候與人類”專家會議于1979年2月12日至23日在日內瓦召開。與會的許多學科的專家發表了有關氣候變化和變遷,及其對全球影響的觀點。在他們反復討論的基礎上,通過了如下宣言。
    4  天氣預報研究1978年的進展——世界氣象組織大氣科學委員會天氣預報研究工作組關于1978年進展的簡要報告
    紀乃晉
    1979(4).
    [摘要](1450) [HTML](0) [PDF 0.00 Byte](255)
    摘要:
    1 序言本報告是1978年天氣預報研究進展的總結。報告中所指出的進展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因為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進行了內容豐富的活動。這個簡介性的報告是天氣預報研究工作組在(1978年12月)北京會議上提出來的,其目的是想突出和概括工作組認為是實質性的進展,因此,這個總結只能是十分概要。 2 新型觀測資料在數值天氣預報中的應用目前在許多地方已進行使用非常規觀測資料,如
    5  日本氣象廳1977年的數值天氣預報概況
    王世平
    1979(4).
    [摘要](1561) [HTML](0) [PDF 0.00 Byte](256)
    摘要:
    日本氣象廳業務上用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六層細網格有限區(亞洲)原始方程摸式(6L—FLM)。1973年10月1日投入業務,每天用00及12時(GMT—以下同)的資料作24小時預報。一是四層北半球原始方程模式,1975年1月27日投入業務,每天用00時的資料作24小時預報,用12時的資料作48小時預報。1976年12月1日起每周作兩次72及96小時預報(每星期日、星期三)
    6  國外農業氣象概況和水平
    劉樹澤
    1979(4).
    [摘要](1359) [HTML](0) [PDF 0.00 Byte](253)
    摘要:
    隨著整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農業氣象學也有了很大發展。世界各國和有關國際組織也愈來愈重視農業氣象工作了。前世界氣象組織主席塔哈在《世界氣象組織未來》一文中指出,“為了滿足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所需要的糧食增產的要求,該組織應在農業氣象方面做出極大的努力……”。1975年召開的第七屆世界氣象大會,也將“農業氣象支援糧食生產計劃”列為大會的新計劃。會議要求世界各國加強農業氣象組
    7  國外氣象衛星資料分析使用情況
    方宗義
    1979(4).
    [摘要](1473) [HTML](0) [PDF 0.00 Byte](243)
    摘要:
    氣象衛星已有20年的歷史,在這20年中,隨著遙感技術不斷改進,氣象衛星提供的觀測資料種類愈來愈多,資料的空間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對同一地區觀測的時間間隔)愈來愈高。今天,全世界74個國家上千個接收站直接接收極軌氣象衛星提供的云圖。還有相當一部分站通過傳真線路接收由處理中心和局地處理中心發送的經過處理的天氣傳真云圖。近年來直接由地球靜止氣象衛星
    8  對天氣圖像進行數字處理
    羅伯特威利斯 黎難秋
    1979(4).
    [摘要](1316) [HTML](0) [PDF 0.00 Byte](235)
    摘要:
    由于引進越來越大的計算機,天氣預報肯定已經得益。但真正變革天氣預報實踐的還是衛星技術。不僅氣象學、氣候學,還有農業計劃的制訂、飛機航線最優化,甚至捕魚都已意識到了這種資料收集新型工具的效力。至今尚遠落后的技術就是天氣圖像分析。原因之一是在廉價微處理機和數字顯示設備出現前,整個圖像收集和分配系統已經形成,而天氣預報的進行又不容許落后于不斷出現的最新技術。目前所有數字化方法賦于圖像分析的優點,已迫使氣象工作者研究如何
    9  中層大氣國際觀測計劃
    廣田勇 馬鳴宇
    1979(4).
    [摘要](1293) [HTML](0) [PDF 0.00 Byte](269)
    摘要:
    一、前言不同高度的大氣結構和運動,具有不同的特點。對流層是我們所熟知的。另一方面關于以電離層為主體的超高層大氣,以電波傳導或反射以及太陽活動與地球磁場的關系等各種現象為線索,結合近年來利用飛行器探測工作的進展,也可看出這方面研究的迅速發展。
    10  日本氣象情報系統
    張奎林
    1979(4).
    [摘要](1376) [HTML](0) [PDF 0.00 Byte](262)
    摘要:
    氣象情報是將各地觀測到的地球大氣情況收集到氣象中心,進行整理和分析,然后以實況或預報、警報的形式提供給使用者,從而使原始的氣象情報發揮出作用,圖1示出了氣象情報的流程,下面按圖對情報系統做一說明。
    11  美國佛羅里達大面積積云試驗所用的碘化銀焰彈的特性
    薩克斯 汪永起
    1979(4).
    [摘要](1506) [HTML](0) [PDF 0.00 Byte](255)
    摘要:
    一、引言在Florida(佛羅里達)南部進行的大面積積云試驗,從1970年到1976年為第一階段(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1978年夏開始了第二階段試驗)。試驗的目標區面積為13,000平方公里,以飛機下投碘化銀焰彈對積云進行動力播撒。1975年8月份以前用的是Olin X—1055WM—105焰彈,它由奧利馬西森化學公司研制生產,每個焰彈能發出50克碘化銀
    12  日本發表新增訂的異常氣象白皮書
    1979(4).
    [摘要](1174) [HTML](0) [PDF 0.00 Byte](264)
    摘要:
    今年3月16日,日本氣象廳發表了新增訂的《近年世界異常天氣的調查和其長期推測》,即日本政府的異常氣象白皮書。新增訂的異常氣象白皮書同1974年3月發表的版本相比,其基本觀點沒有什么改變。1974年發表的白皮書中所做的短期推測,已被近5年的實際氣象狀況證明是正確的;其所做長期推測是
    13  配合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衛星俯測
    陶遐齡
    1979(4).
    [摘要](1229) [HTML](0) [PDF 0.00 Byte](245)
    摘要:
    這里簡要介紹氣象衛星當前配合人工影響天氣的能力、潛在能力及新設備的初步設想。一、氣象衛星當前配合人工影響天氣的能力 (1)在其它觀測系統進行觀測以前,初生積云發展的測定。衛星能給出任何“熱點”的位置,甚至能測出飛機剛離開的目標區。 (2)發展大范圍(整個高原地區)的云的氣候
    14  用丙烷消除過冷霧
    俞香仁
    1979(4).
    [摘要](1297) [HTML](0) [PDF 0.00 Byte](260)
    摘要:
    丙烷消過冷霧的技術,已在一些國家成功地使用,在法國的奧雷機場以及美國、蘇聯的一些機場上都已作為機場的常規設備在應用,以保證有冷霧時的飛機起落。我們國家過冷霧較少,因此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但作為一種實用手段我們也必須掌握和了解它,以便必要時使用。
    15  復相關系數顯著性檢驗用圖
    吉田作松 張富國
    1979(4).
    [摘要](2430) [HTML](0) [PDF 0.00 Byte](340)
    摘要:
    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普及,近來在氣象學中,尤其在建立各種預報方程方面,使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日益增多。判斷求得的多元回歸方程的優劣,通常是作來自方差分析的方差比或復相關系數的F檢驗。方差比與復相關系數實質上是一樣的。不知為什么(或許是習慣?),在表示多元回歸精度的時候,使用復相關系數的情況比較多。
    16  “尼諾”現象
    許樹赤
    1979(4).
    [摘要](1464) [HTML](0) [PDF 0.00 Byte](235)
    摘要:
    1977年9月法文第十期《氣象學》雜志上發表的Y·雷貝羅爾的文章,對“尼諾”Nino現象重新給予重視。 L'ASECNA研究室小組出版的一種刊物(1973.7)對這個海洋現象提出了氣象上的解釋。這種海洋現象造成了秘魯Calao海港成千上萬條魚死亡,死魚在海面上積成厚厚的一層。所提出來的解釋概括起來是:處于在南北半球信風之間的氣象赤道,可以看成是一個屏障,將兩個氣象半球之間的能量阻隔開來。因此,每個半球的能量
    17  亞洲季風變化與糧食生產
    1979(4).
    [摘要](1208) [HTML](0) [PDF 0.00 Byte](263)
    摘要:
    為研究近年來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近日本的田中研究了亞洲季風區的大尺度氣候變動與水稻產量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亞洲季風區的許多國家,降雨量和作物產量之間有很好的正相關關系。在大范圍歉收的年份,
    18  《大氣環流模式》
    姜達雍
    1979(4).
    [摘要](1325) [HTML](0) [PDF 0.00 Byte](249)
    摘要:
    《計算物理方法》系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主編叢書,該叢書第17卷《大氣環流模式》在1977年出版。由五個課題組成,現分別介紹如下。一、天氣預報和氣候模擬中數值模式的計算方面。由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笠原(Kasahara)撰寫。研究大氣和海洋運動規律的學科是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天氣預報和氣候模擬就是由這門學科的基礎理論所建立起來的一整套方程組控制。這套基本方程組通稱“數學模式”,當數值近似方法應用于這組方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