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第5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國際云物理會議文集》
    1977(5).
    [摘要](1192) [HTML](0) [PDF 88.50 K](1316)
    摘要:
    國際云物理會議是由國際氣象與大氣物理協會(IAMAP)的國際云物理委員會(ICCP)和美國氣象學會、地球物理協會、海洋大氣局、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聯合發起,于1976年7月26—30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召開。從150篇論文中選取其中三分之二在會上宣讀并編成文集。挑選的重點放在有關云
    2  全國工業學大慶展覽會上展出的氣象儀器裝備
    1977(5).
    [摘要](1349) [HTML](0) [PDF 101.77 K](1497)
    摘要:
    在全國工業學大慶展覽會上展出的氣象儀器裝備有16項。 1.713型5公分測雨雷達??梢蕴綔y400公里以內的雨區;能多層顯示,能區別雨的大小;其平面位置顯示器和高度顯示器共用一個熒光屏。由廣西長海機器廠在有關方面協作下研制生產的。 2.甚高分辨率衛星云圖接收設備??汕逦亟邮盏酱蠓秶葡捣植嫉恼掌?。采用XY裝架、天線步進式跟蹤和微帶晶體高頻放大器等新技術。由南京大橋機器廠和上海有線電廠根據中國科學院大氣所的樣機研制生產的。
    3  為農業學大寨多作貢獻努力開展科技情報服務
    1977(5):2-3.
    [摘要](1269) [HTML](0) [PDF 215.59 K](1317)
    摘要:
    在貫徹落實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和第二次全國氣象部門學大寨經驗交流會議精神的高潮中,為了進一步作好氣象科技情報服務工作,促進氣象事業的發展,為農業學大寨、普及大寨縣多作貢獻,我們以階級斗爭為綱,認真總結了開展氣象科技情報服務工作的經驗。我們深深體會到,我州氣象科技情報工作的每一點成績,都是在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取得的。
    4  湖南山區農業氣候考察成果喜人
    1977(5):3-4.
    [摘要](1104) [HTML](0) [PDF 223.82 K](1375)
    摘要:
    湖南省山區面積很大,山區氣候情況復雜,農業氣候資源豐富,生產潛力很大,開展山區農業氣候科學考察工作,摸清山區氣候規律,充分利用山區的農韭氣候資源,為農業生產的合理布局、改革耕作制度、發展多種經營,提供科學依據,對農業學大寨、普及大寨縣,都具有重要意義。
    5  北方地區抗御低溫冷害研究協作計劃
    1977(5):4-5.
    [摘要](1265) [HTML](0) [PDF 226.40 K](1164)
    摘要:
    1977年2月27日至3月6日,農林部在吉林省吉林市召開了東北地區抗御低溫冷害經驗交流會。會上總結了低溫冷害的發生規律,交流了抗御低溫奪豐收的經驗,制定了北方地區抗御低溫冷害研究協作計劃。現將該協作計劃簡介如下: 一、提出依據低溫冷害是我國北方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以東北三省為例,解放后的27年中,發生過8次低溫冷害災年,一般3—5年一遇。低溫冷害使糧食產量下降20—30%,
    6  《地面氣象觀測規范》改革座談(云天部分)
    江彥文
    1977(5):5-5.
    [摘要](1242) [HTML](0) [PDF 174.80 K](1860)
    摘要:
    中央氣象局《地面氣象觀測規范》改革小組于1977年4月11日至19日在上海市寶山縣召開了《地面氣象觀測規范》改革座談會(云天部分)。參加會議的有:黑龍江、河北、陜西、四川、湖南、江西、上海、廣東、廣西九省、市、自治區臺站代表及規范改革小組成員。會上交流了各地學習運用群眾經驗開展云天觀測工作的經驗;在此基礎上討論了《地面規范》中“云”、“重要天氣和天氣現象”兩章的編寫提綱,并進行了具體的修改。
    7  一個用偏相關篩選建立多元回歸方程的方法
    么枕生
    1977(5):6-8.
    [摘要](1328) [HTML](0) [PDF 163.92 K](1512)
    摘要:
    逐步回歸方法在天氣統計預報中已應用較久,因為它計算手續復雜,在沒有快速計算設備的縣站一直很難應用?,F在提出一個用偏關的t檢驗對回歸方程中預報因子進行篩選,即所謂偏相關篩選的方法建立回歸方程。因為在未建立回歸方程以前就可以確定可能預報因子中的剔除對象,而且可以利用篩選過程中的相關計算結果來計算回歸,所以這個方法的計算量較逐步回歸方法大大減少。
    8  《我國災害性天氣氣候概況》
    1977(5):8-8.
    [摘要](1339) [HTML](0) [PDF 56.96 K](1250)
    摘要:
    災害性天氣對國防和經濟建設,尤其對農業生產會帶來很大影響,有時造成嚴重損失,為了積累災害性天氣氣候資料,探索天氣氣候規律,以供抗御自然災害及有關部門規劃農業生產、水剞建設等方面參考,中央氣象局氣象臺于1976年9月編印了《1971—1975年我國災害性天氣氣候概況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一冊。關于1950—1971年間我國災害性天氣概況,己于1972年8月印發。冊內著重分析了近五年來全國大范圍的早、澇、臺風及霜凍等災害性天氣氣候情況,并附有農業氣候分析及冬季強寒潮等圖表資料。
    9  關于改進臺風路徑客觀預報方法的近況
    王志烈
    1977(5):9-12.
    [摘要](1379) [HTML](0) [PDF 511.54 K](1555)
    摘要:
    在毛主席關于發展科學技術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指引下,臺風路徑客觀預報方法從許多不同途徑進行了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興旺景象。從1976年臺風季節開始,中央氣象臺從這些研究成果中選擇了九種方法將其預報結果正式發報,供沿海氣象臺站參考。初步試用結果表明,這些方法有較好的參考價值,其中有些方法不論是預報的精確度還是路徑趨勢的穩定性,均不低于國外的水平。但也應該看到,目前取得的成果還只是初步的,大多數預報方法對路徑變化比較復雜的臺風還缺乏預報能力,預報的精確度還有待提高。因此,還需要對已經研究出的臺風路徑客觀預報方法努力提高改進,并不斷探索新的途徑。
    10  《寒潮與海冰》
    1977(5):12-12.
    [摘要](1131) [HTML](0) [PDF 137.22 K](1227)
    摘要: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古代史組正在匯編《華北平原氣候的變遷和災害性天氣的一些特點》一書;《寒潮與海冰》一文就是這部
    11  國外應用衛星云圖分析和預報氣旋的發生發展
    葛藹芬 李修芳
    1977(5):13-20.
    [摘要](1369) [HTML](0) [PDF 724.86 K](1458)
    摘要:
    通過幾年來應用衛星云圖的實踐表明,它在天氣分析和預報中確實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尤其對于低緯度和高原地區,那里測站稀少,記錄缺乏,衛星云圖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資料。在觀測站比較稠密的地區,它也是一個重要的輔助工具。衛星云圖往往比天氣圖能更直觀、形象地表示出云系的空間分布和特征,有時,也能反映出天氣圖上難以反映的重要現象,例如在災害性天氣系統之一——臺風的監視和發生、發展的研究中,衛星云圖所起的作用已在我國業務實踐中得到充分證實。象臺風一樣,溫帶氣旋也是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威脅的天氣系統,而且氣旋的發展常常導致大氣環流的重新調整。因此,對氣旋活動的研究是氣象學上的一個實際問題,然而又是十分困難的任務。故氣象工作者很希望通過衛星云圖的應用能夠提高人們對氣旋發生發展的認識,從而改進預報。
    12  用氣象衛星“診斷”臺風
    1977(5):20-20.
    [摘要](1305) [HTML](0) [PDF 108.12 K](1280)
    摘要:
    這種臺風精密診斷法,最初是由芝加哥大學教授藤田哲也提出來的。藤田從飛機穿進臺風限每隔三分鐘攝影一次得到的臺風連續照片上發現,在直徑約600公里的臺風圈中,有500多個大小有如谷粒的小云塊在時生時消,瞬息萬變。這些,靠過去每15分鐘拍攝一次的照片以及雷達觀測是很難弄清楚的,因為小云塊的壽命很短,每隔三分鐘觀測一次,才勉強能把如此迅速的變化捕捉住。
    13  美國國家氣象中心的數值預報業務
    廖洞賢
    1977(5):21-26.
    [摘要](1442) [HTML](0) [PDF 438.66 K](1329)
    摘要:
    一、概況美國國家氣象中心自五十年代開始制作500毫巴形勢預報以來,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F在進行的業務工作有平流層和對流層形勢預報,以及溫度、風和降水預報等。就其所用的模式來說,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全部是所謂“過濾模式”。起初是準地轉的,以后又采用平衡方程。從六十年代后期開始用六層初始方程模式。七十年代初用套網格模式。從1974年9月起用八層初始方程模式。在采用這些模式時,原有的模式就陸續淘汰了。在制作八層模式業務預報以前經常用的模式是:
    14  世界各國現用百葉箱概況
    1977(5):27-28.
    [摘要](1403) [HTML](0) [PDF 212.55 K](1381)
    摘要: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處1972年收集了73個國家現用的百葉箱情況。各國百葉箱所附的技術說明,主要內容是:結構、尺寸、材料等,只有少數幾個國家附有性能方面的說明。因此,對了解各國百葉箱構造設計的依據和技術性能還是不全面的。從73個國家使用百葉箱的情況來看,有以下幾個特點:
    15  系留氣球上的觀測儀器
    1977(5):28-28.
    [摘要](1286) [HTML](0) [PDF 101.84 K](1351)
    摘要: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研制成一套安裝在小型非駕駛系留氣球上用的觀測儀器,用以測定高達750米高度上的風向、風速、氣溫和氣壓。這套儀器用聲學和雷達的方法進行定期垂直探測,可以繪制出大氣邊界層的垂直剖面圖。感應元件所得到的數據經多路無線電波道發送到地面。地
    16  利用碳黑人工影響中尺度天氣系統
    1977(5):29-30.
    [摘要](1249) [HTML](0) [PDF 227.72 K](1226)
    摘要: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系的W.M.格雷(Gray)等在美國《應用氣象學雜志》1976年4月號上著文談播撒碳黑微粒(≤0.1微米)以人工影響中尺度(100—300公里)天氣系統的設想。碳黑微粒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十分強,據計算只要播撒一層能遮蓋掉10%水平面積的碳黑微塵,就能截取、吸收15%的入射太陽輻射,連續吸收10小時便能使厚為50毫巴的氣層升溫10℃。這樣的增溫率足以對中尺度天氣系統產生顯著影響。每平方公里只需播撒25公斤的碳黑就能遮蓋掉10%的水平面積,因而改造一個臺風,需要一至二百萬公斤的碳黑。目前看來,最理想的是選用
    17  《人工影響天氣和氣侯》
    于系民
    1977(5):30-30.
    [摘要](1417) [HTML](0) [PDF 115.24 K](1386)
    摘要:
    本書是由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赫斯(Hess)編纂的一部主要介紹美國人工影響天氣、氣候研究成果的文章匯集,1974年出版。全書分七部分22章。第一部分“歷史”(第1—2章)說明在1950年就已存在的實際工作者與多數氣象學家對人工影響天氣史所持的不同觀點。第二部分“基礎”(第3—5章)指出微物理基礎,儀器觀測方法,需進行儀器觀測但尚
    18  臺風路徑客觀預報座談會
    1977(5):31-31.
    [摘要](1288) [HTML](0) [PDF 238.11 K](1296)
    摘要:
    中央氣象局1977年3月初召開了臺風路徑客觀預報廣播改進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有正式發布預報廣播的九種臺風路徑客觀預報方法的制作單位和沿海有關省、市的氣象業務、科研等單位的代襲。會上檢查了各項預報方法在1976年的使用效果和預報傳遞情況,并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改進意見和措施。這九種預報方法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在
    19  安徽省人工降雨會議
    1977(5):31-31.
    [摘要](1427) [HTML](0) [PDF 238.11 K](1213)
    摘要:
    安徽省革委會于3月14—19日在合肥召開了全省人工降雨會議。這次會議是最近幾年規模最大、代表廣泛的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二百八十多人之中有各地、市革委
    20  南方氣象通信經驗交流會
    1977(5):31-32.
    [摘要](1193) [HTML](0) [PDF 238.11 K](1180)
    摘要:
    南方14個省、市、自治區氣象通信經驗交流座談會于3月22—31日在武漢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各省(市、區)氣象局、各中心氣象臺和部分地區臺的通信人員以及各省局預報管理人員共90人。
    21  西北四省(區)汛期降水預報討論會
    1977(5):32-32.
    [摘要](1277) [HTML](0) [PDF 131.89 K](1277)
    摘要:
    西北四省(區)汛期降水預報討論會于四月下旬在革命圣地——延安召開。出席這次會議的有西北四省(區)氣象局負責人、預報人員和部分地(州)、縣氣象局(臺)、站的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氣象臺、黃河上中游水調辦公室、蘭州水文總站、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西北大學、寶雞峽工程管理局、水電部四局石泉分局、水電三局、石門水庫等單位應邀參加了會議。中央氣象局、蘭州部隊司令部也派人參加,到會代表共47人。
    22  吉林省一九七七年農業氣象工作要點
    1977(5):33-33.
    [摘要](1201) [HTML](0) [PDF 88.50 K](1243)
    摘要:
    在全國人民高舉毛主席偉大旗幟,認真學習毛主席光輝著作《論十大關系》和華主席在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入揭批“四人幫”,進一步掀起“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新高潮的形勢下,吉林省氣象局于4月上旬在長春召開了全省農業氣象工作座談會,會上確定了1977年農業氣象工作的基本任務: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