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投稿指南
投稿須知
評審政策
出版道德聲明
開放獲取
編委會
關于本刊
訂購本刊
下載中心
English
1975年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選
導出
顯示方式:
簡潔模式
摘要模式
1
業務技術會議
信乃詮
1975(9).
[摘要]
(
111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72
)
摘要:
河北、遼寧、貴州等省召開防雹經驗現場交流會在全國防雹工作經驗現場交流會之后,河北、遼寧、貴州等省,于197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分別召開了本省的防雹經驗交流會。出席會議的,有本省各地防雹指揮部和科委、地縣委和軍分區(包括縣武裝部)、部分公社的負責同志,開展防雹工作的先進單位和炮彈廠以及中央氣象局等有關方面的代表。會議以毛主席的“三項重要指示”為綱,認真總結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人工防雹、人工降雨、防霜工作的經驗;傳達了全國防雹工作經驗現場交流會的精神;聽取了典型經驗介紹;觀摩了各種火器的
導出
收藏
2
雨-雪的閾溫
壽紹文
1975(9).
[摘要]
(
1329
)
[HTML]
(
0
)
[PDF 79.13 K]
(
1426
)
摘要:
剛剛在凍結溫度以上時,出現雨還是雪是一個影響生產與生活的實際問題。例如,對于飛行來說,在同樣的(液體)降水率的情況下,在下雪期間受能見度的限制要比在下雨期間大。因此做了一個估計降水形式(固體或液體)出現的閾溫的嘗試。由近1,000個地面觀測站報告,按固體降水(雪、陣雪、米雪)或液體降水(雨、陣雨、毛毛雨)及相當的溫度進行了分類,分類時不考慮降水強度,并刪去那些可能與凍雨、凍毛毛雨或冰粒天
導出
收藏
3
法家路線與我國古代應用氣象學的發展
張家誠
,
羅祥庚
1975(9).
[摘要]
(
121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11
)
摘要: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睔v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斗爭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應用氣象知識。這種知識不僅為人類生產、軍事等各項活動所必需,而且為氣象科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歷史上應用氣象知識的發展與法家路線有密切的關系。儒家在政治上主張“克己復禮”,在思想上宣揚“天命論”,以“天才”自居,看不到勞動人民的作用,對勞動人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科學知識持極
導出
收藏
4
不定期的中期“三性”天氣預報
1975(9).
[摘要]
(
205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78
)
摘要:
一、前言不定期的中期“三性(關鍵性、災害性、轉折性)天氣預報是指:發布日期不固定,看準了就發;預報時效不固定,能報多長時間就報多長;狠抓“三性”天氣,突出重點。不定期的中期“三性”天氣預報,是在生產服務需要和大氣變化有一定規律下產生的。1973年初夏,領導機關和預報服務部門要求:預報要突出重點,要抓住“三性”天氣。我們知道,大氣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天氣變化也存在著一定的周期性,但都不是以十天或五天為界限。天氣周期與大氣活動中的長波系
導出
收藏
5
長期天氣預報經驗交流
1975(9).
[摘要]
(
121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68
)
摘要:
一、夏旱的預報方法湖北潛江縣氣象站以前后期天氣相互轉化的特點為背景,通過對前期氣候特點的分析,找出后期天氣演變的規律,提出一種預報當地夏季干旱的長期預報方法。當地流行的農諺中有“冬干必有夏旱”、“九天的南風伏天的旱”、“春旺夏旱”、“春天的大霧夏天的旱”等,顯然這些寶貴經驗都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向自然作斗爭中累積起來的,它反映夏季梅雨的多少,干旱的長短都受到其前期冬、春季氣候異常變化的制約。因此他們就以群眾經驗為線索,
導出
收藏
6
單站暴雨預報——南方暴雨、冰雹預報經驗交流之一
1975(9).
[摘要]
(
117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86
)
摘要: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運動以來,我國廣大氣象臺、站,為貫徹“兩個服務”的方針,積極開展天氣預報改革,總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預報方法(工具),對提高單站天氣預報準確率起了一定作用。一、綜合要素曲線圖的應用綜合要素曲線圖,是我國廣大基層臺站主要預報工具之一。近年來,這種圖又得到不斷改進與充實,使其分析項目越來越多,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
導出
收藏
7
關于大雨和暴雨的預報問題——南方暴雨、冰雹預報經驗交流之二
1975(9).
[摘要]
(
1188
)
[HTML]
(
0
)
[PDF 363.89 K]
(
1322
)
摘要: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陶詩言等同志,根據中央氣象臺對六次夏季華北暴雨的個例分析以及大氣所對長江流域梅雨期降水研究,并參考國內有關大雨和暴雨的研究,初步概括了大雨或暴雨形成條件及預報方法,現介紹如下。一、大雨或暴雨的形成條件最近十年來對天氣圖尺度系統(如溫帶氣旋和梅雨鋒等)過程的研究,人們發現目前天氣學中所引用的氣旋鋒面降水模式,并不符合實際情況。一次
導出
收藏
8
英國長期天氣預報的一些情況
李小泉
1975(9).
[摘要]
(
1568
)
[HTML]
(
0
)
[PDF 331.61 K]
(
1404
)
摘要:
一、概述 1970年,默里(Murray)將英國氣象局的長期天氣預報方法概括為“物理討論”和“選擇相似”兩個方面: 1.“物理討論”的主要項目是:海冰、雪蓋和下墊面狀態、海洋表面溫度距平、北半球大氣環流、天氣氣候、統計學與天氣規則。一般來說,“物理討論”主要是考慮大氣環流及其下墊面的異常之間的交互作用,并試圖去估價下墊面對未來大氣環流變化的反饋作用。由于有衛星和飛機的探測,對前兩項已能獲得比較完整和系統的資料,但如何具體應用,尚不清楚。
導出
收藏
9
影響銀川灌區“春潮”強度的主要因子、預報方法及預防措施
1975(9).
[摘要]
(
1074
)
[HTML]
(
0
)
[PDF 299.18 K]
(
1428
)
摘要:
銀川灌區“春潮”(又稱“反漿”)一般于“驚蟄”前后開始起潮,至“春分”前后達盛潮期,“清明”前后落潮。從起潮至落潮期約持續一個月左右。春潮期正值我區夏作物(主要如春小麥)播種至出苗階段。若“春潮”大、持續時間較長,湖田、灘田、部分稻茬田土壤過于潮濕或者有積水,已播下去的種子容易霉爛;來不及播種的等落潮后再播種往往誤了“農時”。勉強播種的,因人畜踐踏、播種過深、土壤板結、
導出
收藏
10
氣象衛星上的探測儀器
祁純陽
1975(9).
[摘要]
(
1508
)
[HTML]
(
0
)
[PDF 262.69 K]
(
1328
)
摘要:
用人造衛星對自然環境進行觀測已有13年了。在此期間,衛星本身的構造,衛星上所攜帶的探測儀器,資料的獲取、處理、使用等也都在不斷發展。近來,衛星特別被用來探測氣溫和水分的空間分布,測定地表物理量等。下面所介紹的是繼SIRS和VTPR以后衛星上所使用的某些探測儀器。探測氣象要素垂直分布的儀器已研制出測量15μCO_2吸收帶能量的分光儀。它能測定平流層的溫度分
導出
收藏
11
根據樹木年輪長記錄推測古氣候
V.C.小拉馬奇
,
舒侖祖
1975(9).
[摘要]
(
1373
)
[HTML]
(
0
)
[PDF 340.43 K]
(
1324
)
摘要:
研究氣候變化不能光依靠氣象要素的觀測記錄,因為氣象記錄年代很短,并且不能充分地描述自然氣候狀況的變化范圍。本文試圖利用千年樹輪寬度變化的古氣候信息,例如用美國西部的刺毛果松樹(bristlecone pine)的資料,來推測古氣候的狀況。由于刺毛果松樹個別樹木的樹齡很高,而且還有一些死亡樹木至今仍然存在,所以通過交叉定年代(cross dating),就可以得到很長的樹輪寬度年表。所謂交叉定年代是指各樹輪序列間寬年輪和窄
導出
收藏
12
海城地震與氣象關系的初步探討
李子華
,
韓春生
1975(9).
[摘要]
(
1317
)
[HTML]
(
0
)
[PDF 298.34 K]
(
1274
)
摘要: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海城發生7.3級強烈地震。震中距離大石橋和海城鎮大約30公里。為了總結經驗,以毛主席關于理論問題的重要指示為指導思想,經與蘭州地震大隊有關人員深入地震災區,進行調查研究。在營口、鞍山、旅大、丹東、盤錦、錦州等地區地震辦公室和氣象臺站的大力協助下,向災區群眾學到了許多寶貴經驗,收集到大量氣象前兆資料?,F將這些資料的粗淺分析介紹如下。
導出
收藏
13
軍事氣候志編寫工作參考
1975(9).
[摘要]
(
1181
)
[HTML]
(
0
)
[PDF 143.27 K]
(
1203
)
摘要:
編寫軍事氣候志是氣象部門落實戰備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軍事氣候志的編寫工作。需要收集、整理、研究大量的資料。各地區氣象臺站先后已開展了這項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導出
收藏
14
氣象站數理統計天氣預報的應用
1975(9).
[摘要]
(
1328
)
[HTML]
(
0
)
[PDF 79.43 K]
(
1275
)
摘要:
各氣象站在天氣預報工作中,在其工具與方法的探索中,都在積極采取多種途徑,綜合應用來提高預報服務質量。數理統計預報方法,也是目前在實踐中改進的方式之一。有些氣象站已在開始總結。湖南省靖縣氣象站已經過學習初步整理出有30種統計預報方法進行交流。每種方法均分析其思路與舉例說明,很有其獨特之點。云南省勐??h氣象站在
導出
收藏
15
天氣為什么發生異常?
齊為農
1975(9).
[摘要]
(
1561
)
[HTML]
(
0
)
[PDF 281.22 K]
(
1226
)
摘要:
蘇聯南北極科研所長期天氣預報室主任吉爾斯(А.А.Гирс)在《自然》(1974年第7期)上發表一篇《天氣為什么發生異常?》的文章。他認為天氣異常即取決于地球本身的因子,也與外部因子如太陽活動等有關,現扼要介紹如下:
導出
收藏
16
探空儀用空盒
1975(9).
[摘要]
(
1155
)
[HTML]
(
0
)
[PDF 113.91 K]
(
1470
)
摘要:
一、前言空盒氣壓表是利用金屬彈性的氣壓表。由于大氣壓的變化,承受其壓力的金屬板的撓度產生變化,通過測定這個變化來測定大氣的絕對壓力??蘸惺强蘸袣鈮罕淼闹匾M成部分,它由二塊金屬膜片組成。膜片是由圓板沖壓成型,形成一個淺殼。將兩塊膜片四周封閉起來,使其內部真空就成空盒,因而也叫真空空盤。在空盒膜片的中心裝有安裝用的螺釘和反應變位的金屬件。為使空盒與大氣壓相適應,有時還裝有輔助彈簧,但探空儀用空盒不使用這個方法。
導出
收藏
17
以水調溫促分蘗
1975(9).
[摘要]
(
1192
)
[HTML]
(
0
)
[PDF 64.61 K]
(
1277
)
摘要:
晚稻回青后,如何促使禾苗早分蘗,多分蘗,爭取在幼穗分化(適時曬田)之前,達到五十萬左右的基本苗是一個重要問題。我哨去年在“農墾58號”稻田里,進行了灌水深度為1—2厘米與5—6厘米淺、深水的定點對比觀察。灌1—2厘米淺水的,共有本苗42株;灌5—6厘米深水的,共有本苗46株。進行了系統的觀測,現將觀測結果小結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晚稻回青后,采用淺水灌溉,可以達到白天增熱快,溫度高,夜晚冷卻快,溫度低,
導出
收藏
18
《北美的氣候》
于系民
1975(9).
[摘要]
(
13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95
)
摘要:
該書系蘭茲伯格主編的《世界氣候概觀》中的第11卷,由R.A.布賴森(Bryson)及F.K.黑爾(Hare)合編,1974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內容基本上是從天氣氣候和地理氣候角度出發對北美氣候的綜述和分區的描述。取用資料為1931—1960年間一般地面、高空和海洋站記錄,此外還引用最新氣象探測工具,如宇宙飛船等所攝制的照片和到1972年的關于北美古氣候和歷史氣候的研究成果。全書共分兩
導出
收藏
19
《防雹手冊》與《防雹安全工作措施》
1975(9).
[摘要]
(
11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97
)
摘要:
在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指引下,全國正在廣泛地開展轟轟烈烈的群眾性防雹工作。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建立了各級防雹組織,堅持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道路,努力改革防雹工具和提高防雹效果。為了促進防雹工作的迅速發展,不斷改進防雹技術,各地編寫了一些防雹手冊。北京市水利氣象局1975年編印的一本《防雹手冊》簡要地介紹了北京地區冰雹概況,常用的防雹工具,防雹的組織工作,特別強調了防雹工作中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措施。
導出
收藏
20
世界氣象組織第二區域(亞洲)協會第六次會議
1975(9).
[摘要]
(
120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81
)
摘要:
世界氣象組織第二區域(亞洲)協會第六次會議于1975年9月8日至18日在斯里蘭卡的首都科倫坡舉行。以中央氣象局負責人鄒競蒙為首席代表的我國氣象代表團出席了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還有其它21席的代表團和三個非本區協會會員以及六個國際組織的觀察員近80人。這是恢復我國在世界氣象組織合法國會后,我國代表團第一次參加的區協會議,也是這個區協有史以來出席國家最多和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位議討論了本區基本氣象臺站網的設置、調整,區域氣象通訊線路的安排、組成和計劃,技術合作問題和
導出
收藏
21
國外專題摘要
王長根
,
王繼志
1975(9):44-44.
[摘要]
(
1226
)
[HTML]
(
0
)
[PDF 113.91 K]
(
1346
)
摘要:
(譯編7504)《大氣潮汐》摘自E.T.斯特林格(Stringer)《氣候學基礎》第一章第四節。大氣潮汐是大氣振動中一種特殊的全球性周期運動。它是由太陽和月球共同激發引起的,類似于海洋潮汐。但因地球表面的影響,大氣潮汐遠小于海洋潮汐。它在近地面振幅很小,被氣旋和反氣旋的非周期變化所掩蓋。但其影響范圍很大,可高達60公里以上。月球潮汐完全是由引力作用造成的,太陽潮汐效應則是引力與熱力兩種作用。其中熱力作用比引
導出
收藏
22
學術交流
1975(9):48-48.
[摘要]
(
1195
)
[HTML]
(
0
)
[PDF 69.79 K]
(
1146
)
摘要:
(刊擇7512)《條件概率決策及其在單站長期天氣預報上的初步應用》,江西省贛州地區氣象臺汪瑩章提出,主要內容有條件概率決策預報方法及其與其它方法的比較。對選因子的原則與因子獨立性的判別均有討論。 (刊擇751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孫景群提出了一篇關于《煙云的激光探測》的綜合材料。文內綜述了激光探測煙云研究的現況,激光探測是研究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作者介紹了激光探測煙云高度、擴散范圍與不均勻結構,以及利用激光研究煙云的上升和擴散規律等方面的研究結果。并簡要地展
導出
收藏
當期目錄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載排行
更多+
友情鏈接
《氣象學報》
《應用氣象學報》
《氣象》
《氣象科學》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氣象局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及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您是第
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