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第6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國內動態
    1975(6).
    [摘要](1158) [HTML](0) [PDF 0.00 Byte](274)
    摘要:
    △湖南郴州地區氣象局成立氣象科技交流站在郴州地區革委會有關指示及湖南省氣象局關于建立氣象科技情報網的指示精神下,郴州地區氣象局在1975年1月成立了郴州地區氣象科技交流站。氣象科技交流站的任務是:認真學習馬列主
    2  國外動態
    1975(6).
    [摘要](1106) [HTML](0) [PDF 0.00 Byte](262)
    摘要: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比利時、丹麥、法國、西德、愛爾蘭、意大利、荷蘭、英國8個歐洲共同體國家與芬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和南斯拉夫共15個歐洲國家1973年10月共同簽署了成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章程。天氣預報中心的總部計劃設在英國南部里丁附近的西恩菲爾特(Shinfield)公園,中心的正式語言定為荷蘭、
    3  業務技術會議
    1975(6).
    [摘要](1186) [HTML](0) [PDF 143.48 K](1129)
    摘要:
    安徽六安地區召開氣象顧問老農座談會1974年11月下旬,安徽六安地區臺召開了老農氣象顧問座談會。開會的代表有的來自山區、平原,有的來自丘陵、崗區、灣區,還有船民和漁民的代表,他們既是生產上的好參謀,又是管風雨的好顧問。座談會中,代表們介紹了大量的看天經驗和群眾預報方法。特別是代表們詳細而準確地講述了當地60年來大水、大雪、大旱、冰雹等重大災害性天氣發生過程及受害程度。據代表們回憶,從1914年至今,當
    4  正確的理論只能從實踐中來
    張培發
    1975(6):2-3.
    [摘要](1202) [HTML](0) [PDF 201.60 K](1186)
    摘要: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先天就有的,還是通過參加實踐后才有的?對于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法家和儒家、唯物論的反映論和唯心論的先驗論斗爭的焦點。早在兩千多年前,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孔老二,拚命販賣“生而知之”的黑貨,胡說什么人的智慧才能是“先天賦予”的,并恬不知恥地自吹上天把治天下的圣德和使命賦予了他。而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今天,不學無術的叛徒、賣國賊林彪及其死黨,
    5  科技期刊編輯部進行學習和貫徹落實毛主席關于理論問題的重要指示座談
    1975(6):3-4.
    [摘要](1148) [HTML](0) [PDF 209.68 K](1321)
    摘要:
    目前,一個學習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運動,正在全國蓬勃興起。為了學習和貫徹偉大領袖毛主席關于理論問題的重要指示,中國科學院四局子二、三月間邀請科學出版社和院內部分期刊編輯人員召開了座談會。座談中,聯系當前自然科學技術刊物實際,進行了學習,交流了經驗。一致認為毛主席關于理論問題
    6  書刊介紹
    1975(6):4-4.
    [摘要](1299) [HTML](0) [PDF 104.51 K](1218)
    摘要:
    《自然科學爭鳴》試刊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擬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指導下,討論自然科學領域內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支持新生事物,總結歷史經驗和我們自己的實踐經驗,批判修正主義和資產階級世界觀,以推動我國科學技術沿著毛主席革命路線更快地發展,團結老、中、青科學技術人員更好地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
    7  多點聚圖天氣預報方法準確性的概率估計
    翁篤鳴
    1975(6):5-10.
    [摘要](1447) [HTML](0) [PDF 351.77 K](1509)
    摘要:
    點聚圖是一種比較簡便而有效的預報工具,但隨著所使用圖幅的增多,也發生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譬如,經常出現各張圖預報結果不一致,使人難于客觀地作出準確的預報結論。江蘇響水氣象站在使用多點聚圖法(一組8張)作短期冰雹預報時,就遇到這個問題,有時8張圖全通過,有時通過7張、6張
    8  近年來平流層環流研究動向
    趙思雄
    1975(6):10-14.
    [摘要](1231) [HTML](0) [PDF 490.77 K](1531)
    摘要:
    近年來,氣象火箭和氣象衛星探測為平流層環流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平流層研究的動向有從低層擴展至高層,從半球范圍擴大到全球范圍的趨勢,此外,還有人開始進行平流層大氣環流的數值模擬試驗,摸索平流層的數值預報方法。本文對近年來國外研究的動向作一簡要介紹。
    9  全息照相及其可能在氣象技術中的應用
    東生
    1975(6):14-16.
    [摘要](1222) [HTML](0) [PDF 309.55 K](1533)
    摘要:
    一、全息照相和普通照相的區別普通照相是光度學的應用,而全息照相則是干涉學的進一步發展。普通照相在底片上記錄的是光波波前的振幅強度,而全息照相在底片上記錄的是兩束相干光的相長相消所產生的干涉條紋,它不但記錄了波前的振幅而且記錄了波前的位相,這從相干波的迭加看得很清楚。由圖1可看出,若兩個波
    10  大氣渾濁度及其測量
    1975(6):17-19.
    [摘要](1371) [HTML](0) [PDF 271.81 K](1256)
    摘要:
    近幾十年來,由于燃燒產生的煙霧和土地開墾引起的風蝕等原因,大氣中粗粒物質迅速增加。這不僅影響了人類生活環境,而且也會影響地一氣系統的反射率,改變大氣輻射收支狀況,從而可能引起全球性的氣候變化。世界氣象組織建議成立全球性的本底大氣污染監測網,并建議選用大氣渾濁度作為大氣污染監測站的一項重要監測項目。
    11  單站冰雹短期預報方法
    1975(6):20-21.
    [摘要](1183) [HTML](0) [PDF 151.05 K](1294)
    摘要:
    淳化縣地處渭北黃土高原,境內起伏不平,南北蜿蜒溝壑甚多,地面割裂,塬面一般呈條狀分布,而且狹小,整個地貌呈東南低而西北高之佛手狀。夏季由于受熱不均勻,容易產生對流云,有利于積雨云合群,多雷陣雨和冰雹天氣。幾年來,根據我們深入農村調查、訪問,學習老農看天經驗,普查氣象歷史資料,摸索到降雹前的一些初步規律。
    12  關于世界天氣監視網計劃及其初步分析
    1975(6):22-25.
    [摘要](1308) [HTML](0) [PDF 431.26 K](1654)
    摘要:
    世界天氣監視網(英文縮寫為 WWW)計劃是世界氣象組織目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四項主要計劃之一,是制訂和實施其它三項計劃(訓練和研究、人類及其環境、技術合作)的基礎。近年來,世界氣象組織一直在積極推行,促其實現?,F將世界天氣監視網計劃綜合介紹如下:
    13  《亞洲和西南太平洋熱帶地區的天氣分析和預報》
    1975(6):25-25.
    [摘要](1213) [HTML](0) [PDF 109.66 K](1209)
    摘要:
    本書(Synoptic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in the Tropics 0f Asia and South-WestPacific)為世界氣象組織于1970年12月2—15日在新加坡舉辦的區域氣象人員培訓討論會的部分講義和論文匯編,1972年出版。全書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參考講義,內容涉及到季風、臺
    14  測雨雷達的視頻積分處理器
    葛宏云
    1975(6):25-25.
    [摘要](1313) [HTML](0) [PDF 109.66 K](1238)
    摘要:
    測雨雷達探測到的降水回波,由于降水質點的大小、密度及其相對位置的迅速不規則的變化,其相應的回波強度也迅速地上下變化著,這種現象稱為回波的漲落。回波的漲落影響了雷達對降水的定量測量,近年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對回波的漲落進行了研究,設計了一種視頻積分處理器,對回波信號進行積分平均處理,使得雷達測定降水趨于定量化。視頻積分處理器是應用電子學的方法,將雷達探測范圍區分成徑向距離為1—2公里的許多小的面積
    15  歐洲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計劃——“METEOSAT”衛星
    1975(6):26-29.
    [摘要](2003) [HTML](0) [PDF 400.00 K](1430)
    摘要:
    全球氣象衛星系統只有通過由若干個氣象衛星所組成的聯合系統,才能保證在空間和時間上連續地對大氣進行觀測。這種聯合氣象衛星系統計劃在1976年以后實現。歐洲空間研究組織各成員國將共同為這個氣象衛星觀測系統提供一顆同步氣象衛星。近十年來,在氣象學領域內,正從區域觀測和半球觀測轉向全球觀測,建立世界天氣監視網。而要建立全球系統必須要采用新的技術裝備和科學方法,如氣象衛星、數值模式、高速計算機、高速資
    16  用多因子綜合相關法制作天氣預報
    1975(6):30-31.
    [摘要](1277) [HTML](0) [PDF 413.07 K](1361)
    摘要:
    應用“多因子綜合相關法”預報天氣能夠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對于預報對象的影響,并可制作逐日預報,是一種比較客觀和適用的方法。下面是我們使用該方法的一些體會。一、關于如何選取預報因子從大量的預報因子中篩選出與預報對象相關性好的、互相獨立的多個因子,是應用此方法的基礎,應注意以下兩點:
    17  “三天南風不由人”
    1975(6):31-32.
    [摘要](1227) [HTML](0) [PDF 0.00 Byte](242)
    摘要:
    “三天南風不由人”是我地以連續南風為前兆,降水為后果的一條常用天氣諺語。用本站1962—1973年4月份資料,對14時連續三天偏南風(包括東到西所有偏南風向)過程進行統計,符合三天南風條件的共出現70次;其中58次未來72小時內有降水(占80.6%),30次未來24小時內有降水(占42.8%)。1962—1973年4月份共有降水110次,以三天南風過程為前兆的降水占了全部降水的52.7%。
    18  用指標表決法預報寒露風
    林肖
    1975(6):32-33.
    [摘要](1246) [HTML](0) [PDF 0.00 Byte](257)
    摘要:
    我們把南昌地區的“寒露風”標準定為入秋以后第一次強冷空氣的出現,日平均氣溫連續三天低于20℃時,并維持陰雨,或有北風大于4米/秒的氣象情況。歷年南昌地區寒露風出現的平均日期為9月30日。規定出現在9月30日以前的為○(早);在10月1日以后出現的為1(晚)。從基本資料分析中發現寒露風出現早,晚與當年1月中旬最高溫
    19  長韻律與短指標相結合的降水預報
    1975(6):32-33.
    [摘要](1377) [HTML](0) [PDF 0.00 Byte](281)
    摘要:
    我站根據“熱極生風”為線索,從1969年就總結出:每出現一次最高氣溫的升溫過程與它出現后的30天左右的一次南風轉北風過程有很好的關系(簡稱30天韻律)。用此法預報過程日期收到較好的效果。因為冷空氣活動又經常伴有降水,據氣候機率,與升溫日期相對應的7、8月份降水機率較
    20  綜合預報圖法的長期天氣預報
    1975(6):33-34.
    [摘要](1391) [HTML](0) [PDF 0.00 Byte](262)
    摘要:
    群眾經驗“春風喚秋雨”、“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反映了天氣演變存在著180天、150天的韻律關系,采用這種韻律關系,關鍵在于確定冷空氣活動過程的預報指標。群眾看天經驗有很多是以風報雨,我們受到啟發,采用了一月中最多風向作為預報因子,點繪最多風向曲線圖,配合高空風時間剖面圖、地面要素時間剖面圖,構
    21  螞蟻與天氣
    1975(6):34-34.
    [摘要](1456) [HTML](0) [PDF 408.82 K](1305)
    摘要: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發現螞蟻的活動規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氣變化的預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湖南省桃江縣伍家洲中學氣象哨,對螞蟻的活動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做了較長期的觀察達600天,約1,200余次,并從中總結出五種較有規律的天氣預報指標。
    22  田螺與天氣
    1975(6):34-34.
    [摘要](2203) [HTML](0) [PDF 408.82 K](1343)
    摘要:
    湖南桃江縣大力港中學氣象員周伏元等根據“田螺浮水面,風雨不久見”這一諺語,在一個長3尺,寬2.5尺,水深1.2尺的池中對一百多個較大的田螺進行系統地、較長時期地觀測,發現田螺活動與春夏天氣有一定的聯系。當田螺絕大多數在水底泥面活動,僅有少數(少于20%)上浮,則天氣繼續維持晴天;田螺如上浮多于20%,而少于50%,將轉陰天;如果田螺上浮多于一半,甚至更
    23  充分利用農業氣候資源,間、套、復種奪高產
    1975(6):35-35.
    [摘要](1199) [HTML](0) [PDF 196.33 K](1338)
    摘要:
    為了充分利用內蒙古南部的農業氣候資源和改革耕作制度,內蒙古自治區氣象科學研究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革委會氣象局于1974年在土默特左旗畢克齊公社二道街大隊第一生產隊,與社隊干部、貧下中農相結合,組成科學實驗小組,進行了間、套、復種的實驗研究。
    24  銅仁地區雙季稻的農業氣候條件
    1975(6):35-36.
    [摘要](1645) [HTML](0) [PDF 196.33 K](1240)
    摘要: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貴州省銅仁地區廣大貧下中農以黨的基本路線為綱,廣泛開展了“農業學大寨”運動,大力發展雙季稻。目前全區雙季稻種植面積約占稻田面積15%以上。據調查全區能夠發展和種植雙季稻的面積可達50%以上。近幾年雙季稻的產量不夠穩定,特別是晚稻單產不
    25  用水份飽和法測定土壤濕度
    1975(6):36-36.
    [摘要](1257) [HTML](0) [PDF 192.63 K](1093)
    摘要:
    河北棗強縣氣象站根據農業生產的迫切需要和民辦氣象哨氣象員的要求,在河北省氣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對測墑方法進行革新——初步試驗用水份飽和法測墑。這種方法與現用的烘干稱量法相比具有操作簡單、查算方便、快速省工等優點,易被農村氣象哨的氣象員所掌握。該縣己于1975年春在全縣幾個重點哨試用。
    26  新型機載氣象雷達
    1975(6):36-36.
    [摘要](1997) [HTML](0) [PDF 100.27 K](1272)
    摘要:
    美國最近研制成一種用于輕型或中型雙發動機飛機上的新型氣象雷達——RDR130。該雷達采用數字信息存儲和顯示來代替實時模擬顯示,能將雷達反射進行數字化、積分和存儲。存儲的信息以60周的速度在熒光屏上閃現完整圖象,防止了閃爍。其它氣象裝置則是使用高余輝陰極射線管存儲圖象。
    27  遠程風暴雷達
    1975(6):36-36.
    [摘要](1145) [HTML](0) [PDF 192.63 K](1247)
    摘要:
    美國海軍實驗室的科研人員研制成一種追蹤風暴發展的專用遠程雷達。它可測離岸5,400公里內洋面上的風速、風向和海浪的強度。這種裝置是按照超遠程雷達站的原理制成的。它工作在高頻波段,工作頻率為15兆赫。發射功率為數百瓩,發射機發射的電磁波到達180公里高度的電離層后,從那里反射到海面,通過由海面散射
    28  谷雨
    1975(6):37-37.
    [摘要](1217) [HTML](0) [PDF 84.98 K](1227)
    摘要:
    東漢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陳留郡(現河南省陳留縣境一帶)發生了一次異常的天氣現象“谷雨”。王充在《論衡》中作過這樣的記載:“建武三十一年中,陳留雨谷,谷下蔽地。案視谷形,若茨而黑,有似于稗實也?!睆倪@種帶刺的“黑谷子”遮蓋地面情況看來,能夠遠途攜帶如此多量的固體實物,決非一般上升氣流所能完成的。
    29  國內遙測雨量計的研制
    方燠冬
    1975(6):39-40.
    [摘要](1187) [HTML](0) [PDF 162.10 K](1289)
    摘要:
    廣大氣象人員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關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導,為了盡量采用先進技術,改變氣象常規儀器的落后面貌,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其中以旨在減輕氣象觀測人員勞動強度、及時準確地向各級領導提供雨情和做好雨情服務的遙測雨量計的研制工
    30  關于韻律預報方法的準確率問題
    陳永樞
    1975(6):40-44.
    [摘要](1349) [HTML](0) [PDF 318.67 K](1122)
    摘要:
    當前,廣大氣象臺站使用韻律方法制作天氣過程的預報。經過十來年的使用,感到其準確率甚低,不穩,并發現韻律預報方法的準確率有如下特點:1.夏天高,冬天低;2.澇年(雨日多的年分)高,早年低;3.150天(或120天、100天……)韻律預報
    31  關于開展統計預報的方法問題
    1975(6):42-43.
    [摘要](1242) [HTML](0) [PDF 0.00 Byte](280)
    摘要:
    湖北省咸寧地區氣象局盛之鴻提出:“在很多情況下,由于我們忽視了預報因子的天氣意義以及統計方法所需要的假設,單純考慮數學的嚴密性,結果導致了預報的失敗”。他們在統計預報的實踐中,有如下體會。一、關于預報因子的選擇:他們越來越認識到,
    32  尋求定性天氣預報方程的一點看法
    王得民
    1975(6):42-43.
    [摘要](1435) [HTML](0) [PDF 0.00 Byte](269)
    摘要:
    在氣象臺站的日常預報工作中,經常用線性回歸方法求綜合幾個預報因子對預報量的影響,而得到一個預報方程。隨著考慮的預報因子個數的增多,如果沒有一定的計算工具,作出一個預報方程往往不是容易的事,倒不如采用幾條簡單的預報規則去報更為方便一些。關于這個問題,1974年《氣象科技資料》第6期所載施能《若干統計預報方法
    33  長期天氣預報中預報對象的選擇問題
    1975(6):43-44.
    [摘要](1331) [HTML](0) [PDF 314.93 K](1282)
    摘要:
    遼寧省錦州市氣象臺章國材認為目前天氣預報中對預報對象的選擇問題考慮較少,而是先驗地把某量(例如高度場、降水量、溫度等)的年量、季量、月量、旬量等當然地作預報對象。作者認為由于天氣長期變化過程中,明顯地存在著以年為周期的周期變化,年是“實在的”而“非臆造”的天氣
    34  長期天氣預報的時—空尺度問題
    徐群
    1975(6):44-44.
    [摘要](1181) [HTML](0) [PDF 0.00 Byte](302)
    摘要:
    長期預報的主要特點就是時間尺度長。半個月至一個月以上的,一年以下的一般為長期預報的范疇,時間尺度與空間尺度有著密切的聯系。大氣中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天氣系統,它們的空間尺度和維持的時間尺度成一定的比例關系,中期過程一般是天氣尺度—洲際尺度的天氣系統形成的;長期天氣過程一般和洲際一行星尺度的天氣系
    35  國外資料消息
    1975(6):44-44.
    [摘要](1486) [HTML](0) [PDF 20.23 K](1248)
    摘要:
    1975年世界氣象組織按照執委會第24次會議決議出版了《氣象科學中的各種計算機程序》,簡要地列舉了34個成員國在數值天氣預報、資料質量的檢查、氣象電文的轉換和氣候資料的處理等方面所采用的電子計算機程序。
    36  防雹空炸炮彈的革新
    1975(6):44-46.
    [摘要](1360) [HTML](0) [PDF 74.12 K](1221)
    摘要:
    在防雹作業中,為了集中火力,不失戰機地轟擊冰雹云,我們將空炸炮彈的點火發射改為撞擊發射,提高了發射速度。又在發射藥(黑火藥)內,混合一部分無煙火藥(硝化棉),提高了發射高度。工藝定型試驗情況如下:
    37  瞬時風向風速計
    1975(6):44-44.
    [摘要](1345) [HTML](0) [PDF 121.62 K](1227)
    摘要:
    在批林批孔運動的推動下,上海氣象儀器廠經過不斷的研制改進,設計試制出 EL_(2-4)型瞬時風向風速計。該儀器主要有以下幾部分組成(見左圖)。(1)風向風速感應器:采用了小型風杯和雙尾風標,體積和重量均較電接風向風速計有所減少,風杯旋轉時帶動一個直
    38  氣象哨研制光電日照計
    1975(6):44-44.
    [摘要](1253) [HTML](0) [PDF 36.93 K](1112)
    摘要:
    江蘇省高郵縣臨澤公社回鄉知識青年徐志榮,1970年初中畢業后響應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偉大號召,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積極參加各項政治運動和農業
    39  國外專題摘要
    肖聞
    1975(6):48-48.
    [摘要](1194) [HTML](0) [PDF 90.13 K](1219)
    摘要:
    (譯編7501)《尾鷲地區降水低云的結構》日本尾鷲地區(在本州紀伊半島的東南岸)是一個多雨的地方。具有年降雨量4158毫米,最大日降雨量40毫米的記錄。通過雷達觀測認為,這樣的暴雨是否由比較低的降水云或者由特殊滴譜的雨滴形成的。1971年8月30—31日曾進行臺風雨帶觀測,9
    40  我氣象通信樞紐自動化設備考察組赴英國、西德、日本進行考察
    1975(6):49-49.
    [摘要](1135) [HTML](0) [PDF 56.59 K](1144)
    摘要:
    由郵電部、中央氣象局等有關部門共同組成的氣象通信樞紐自動化設備考察紐一行八人在組長鄒競蒙、副組長靳慶豐同志率領下前后于1974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在英國、西德,1975年1月7—31日在日本進行了技術考察。考察組著重考察了英國、西德及日本的氣象中心自動化系統及有關通信網路,并對日本的地區觀測系統與自動氣象站系統等其它自動化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