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第1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人工影響天氣常用辭匯》
    1975(1).
    [摘要](1193) [HTML](0) [PDF 0.00 Byte](311)
    摘要:
    美國氣象學會和“國家科學作家協會”(Tn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1968年4月在紐約所主辦的“科學作家進修班”匯編的《人工影響天氣常用辭匯》一冊,已于1972年美國氣象學會重印出版。辭匯內多選錄自美國氣象學會出版的R.E.胡施克(Huschke)所編纂的《氣象學辭典》一書。該書已由江西省吉安地區氣象臺柳崇健譯出,現存中央氣象局科技情報研究所。
    2  “人定勝天”,還是“聽天由命”?——兼談沈括《夢溪筆談》有關數則
    1975(1):2-4.
    [摘要](1587) [HTML](0) [PDF 216.87 K](1347)
    摘要:
    是“聽天由命”還是“制天命而用之”,掌握其規律,讓“天”為人類服務,在這個問題上從來都存在著兩種世界觀、兩條路線的斗爭。儒家和法家對待“天”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桌隙扰`主階級的衛道士們,利用當時勞動人民對自然界還處于不甚了解的情況,提出了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要奴隸們服服貼貼地服從他們這些“大人”、“圣人”以及代表他們利益的“上帝”的命令,不能“犯上作亂”,以達到其維護和復辟奴隸制的
    3  關于“世界氣象組織大氣科學委員會第六屆會議”所討論的幾個問題
    張家誠 周秀驥
    1975(1):5-12.
    [摘要](1287) [HTML](0) [PDF 565.99 K](1362)
    摘要:
    大氣科學委員會是世界氣象組織下屬的八個專門委員會之一,它的任務是討論大氣科學研究的“方向”和“協調”各國有關科研的規劃。1973年11月在法國凡爾賽召開的第六屆會議上,對大氣科學研究的幾個重點問題進行了討論,現分述如下。
    4  后季稻寒露風危害的研究及農業氣象服務調查
    1975(1):13-16.
    [摘要](1196) [HTML](0) [PDF 324.22 K](1321)
    摘要:
    解放以來,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我國雙季稻面積不斷擴大,從嶺南逐步向北推到江淮平原;由東部沿海地區發展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貴高原,間作稻改種連作稻,品種也由早、中熟換成中、晚熟的高產品種。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氣候資源,挖掘其增產潛力,對貫徹毛主席“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偉大指示,具有重要意義。
    5  四聚乙醛冷云播撒試驗簡況
    1975(1):17-18.
    [摘要](1163) [HTML](0) [PDF 173.03 K](1279)
    摘要:
    碘化銀是一種較好的冷云播撒劑,在國內外的人工降水和防雹工作中廣泛應用。但碘化銀昂貴、稀少,不宜于大量使用。從1973年開始,國內研究了一種新的冷云播撒劑——四聚乙醛。四聚乙醛是一種成冰活性高、價廉、無毒的有機物質,當溫度高于-10℃時,其成核率較碘化銀高100—1000倍,而價格又比碘化銀約低100倍。實驗檢定結果表明,四聚乙醛有很高的成冰閾溫(不低于-2℃),在實驗室內,利用簡單的汽化—凝結設備,產生的四聚乙
    6  雅—布河谷季風云團與西南降水
    閻石城 諸葛秀華
    1975(1):18-43.
    [摘要](1417) [HTML](0) [PDF 594.06 K](1440)
    摘要:
    一、引言夏季,西南地區出現的大范圍降水,多數與冷空氣活動有關。但每次冷空氣(包括低槽、冷鋒、切變線等)侵入西南地區后,所出現的降水強度和范圍差異很大。為做好西南地區夏季降水預報,我們在天氣分析、預報實踐的基礎上,普查了1973年6—9月衛星云圖,發現影響西南地區降水的因素,除冷空氣本身的路徑和強弱外,還同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谷(以下簡稱“雅—布河谷”)出現的熱帶云團有
    7  根據地面天氣圖推算臺風大風的方法
    徐大海 朱瑞兆
    1975(1):26-29.
    [摘要](1685) [HTML](0) [PDF 236.18 K](1382)
    摘要:
    在較高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如架空線路、廣播高塔、水庫、冷卻塔和化工裝置等工程設計中,都要考慮極端最大風速值。我國南海海濱、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的極端最大風速,往往都是由臺風造成的(表1)。臺風所造成的極端最大風速,在陸地上,從國外的記錄來看可達到80—90米/秒,如日本1961年9月19日的第二室戶臺風,在室戶岬記錄到88米/秒的瞬時風速,不過,室戶岬的風是離地面40米左右的高度
    8  美國小型全球水平探測氣球技術分析
    奇林
    1975(1):30-32.
    [摘要](1353) [HTML](0) [PDF 215.59 K](1477)
    摘要:
    美帝從1958年起就從事于全球的水平氣球探測,以獲得全球的高空資料,為其稱霸世界服務。早期,美帝海軍曾在日本施放了100個沿300毫巴等壓面漂移過太平洋的氣球,做水平探測,獲取了用船舶難以獲得的太平洋上空大范圍的資料,稱為平移探空氣球,它是用無線電定位儀器跟蹤的。
    9  從癩蛤蟆跳水看春播期天氣
    1975(1):33-34.
    [摘要](1389) [HTML](0) [PDF 140.26 K](1351)
    摘要:
    每年2、3月份,是田陽地區早稻播種育秧階段,這時正值冷暖季節交替,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每當冷空氣南下,往往造成低溫陰雨天氣,給早稻播種帶來嚴重影響。為了做好春播期預報服務工作,抓住冷尾暖頭播種,防止早稻爛秧,我們在學習群眾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多年觀察分析,發現癩蛤蟆活動與春播期冷暖天氣變化有一定的關系。幾年來,我們利用癩蛤蟆的活動規律來預報春播期天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0  關于科學技術發展的若干問題——與《國外科技動態》編輯部商榷
    肖楚章
    1975(1):35-39.
    [摘要](1513) [HTML](0) [PDF 392.43 K](1335)
    摘要:
    這里發表的是上海港務局第三裝卸區碼頭工人肖楚章同志的來信。青年工人肖楚章同志的這封信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對本刊1973年第1期發表的《國外科學技術發展動向》一文中的某些論點進行了嚴肅的批判。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毛主席教導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痹谏钊搿⑵占?、持久地開展的批林批孔運動中,本刊聯系幾年來報導工作中的問題,再次學習了肖楚章同志的來信,認為肖楚章同志的信,立場鮮明,大方向正確,涉及到國外科技情報工作中的一些原則問題,對《國外科技動態》今后更好地認真貫徹毛主席關于“洋為中用”的方針,進一步把刊物辦好很有幫助。毛主席教導說:“我們的報紙也要靠大家來辦,靠全體人民群眾來辦,靠全黨來辦?!蔽覀円笄衅谕珖鴱V大工農兵和科技人員進一步對本刊提出批評建議,幫助我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繼續前進!
    11  單站天氣預報分析機
    1975(1):40-41.
    [摘要](1290) [HTML](0) [PDF 145.72 K](1413)
    摘要:
    適用于縣站天氣分析預報的專用電子計算機,已由廣西靈川縣氣象站、廣西氣象局儀器檢修所和南寧市電視機廠共同協作于1974年8月制成。該機是在靈川縣氣象站原設計方案的基礎上,試制單位堅持兩個“三結合”,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試制成功。單站天氣預報分析機為縣站天氣預報提供了有力的計算工具,它可減少大量復雜的統計工作量,
    12  蘇修是如何應用探測資料的
    1975(1):41-41.
    [摘要](1440) [HTML](0) [PDF 80.82 K](1336)
    摘要:
    分析國外科技的情況、條件,揭露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的本質,也應當要反映、報道兩霸的有關氣象技術事故與失敗的經驗,不完全都是“先進技術”。以當前世界尖端技術發展來看,雖然衛星、空間實驗船、火箭、雷達、激光、高次電子計算機,以及一些自動控制裝備等,都不是氣象科學本身發展的結果,但是幾乎均先后用在氣象探測方面。而蘇修氣象工作,不但大部分掌握了這些探測資料,而且
    13  國內動態
    1975(1):42-43.
    [摘要](1403) [HTML](0) [PDF 179.40 K](1501)
    摘要:
    人工降雪初見成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由于每年冬季積雪很薄,主要糧食作物冬小麥受凍害威脅,例如1972年冬小麥受凍面積就達七萬畝,占全州受災面積的1/3。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由自治區氣象局科研所和昌吉州氣象局組成了一支16人的人工降雪隊,自1973年11月21日至1974年1月11日,在昌吉州新湖墾區進行了人工降雪試驗,初步取得了可喜
    14  業務技術會議
    1975(1):44-46.
    [摘要](1239) [HTML](0) [PDF 155.99 K](1277)
    摘要:
    浙江沿海地區1974年13號臺風氣象服務座談會浙江省氣象局于1974年9月26—28日在寧海召開了有沿海地區氣象臺和部份縣站參加的13號臺風氣象服務座談會。1974年第13號臺風8月19日23時左右在浙江省石浦以南的三門灣附近登陸。登陸后分裂為兩個中心,一個緩慢西行進入金華地區減弱消失;另一個與原在溫州附近的熱低壓合并,并于23日在大陳和石浦之間出海,再度發展為臺風向東北方向移去。這次臺風登陸期間,結合異常天文大潮影響,其特點表
    15  小經驗
    1975(1):45-45.
    [摘要](1229) [HTML](0) [PDF 90.75 K](1292)
    摘要:
    預報降雨的新指標四川省渡口市氣象局在觀測中發現土壤中干、濕球的溫度差可反映大氣的變化,從一年的資料中得出,凡是出現一次溫差的最高點,即有一次最少有一天以上的降水。溫差值繪成曲線,最高點指標則隨季節不同而每月各異。高點值越大則未來降雨越大,結果明顯。
    16  小知識
    1975(1):45-45.
    [摘要](1219) [HTML](0) [PDF 90.75 K](1235)
    摘要:
    美國政府系統編印的秘密報告中的氣象資料美國政府系統在科技研究方面,內部一直編印有四種秘密報告,就是聯邦政府出版局、美國武裝部隊技術情報局、國家航宇局及原子能委員會四個部門所分別出版的報告。這類報告保密到一定時期,就可能解密公開出來。聯邦政府出版局的刊物叫“PB”(Publication Board),美國武裝部隊技術情
    17  國外動態
    1975(1):46-46.
    [摘要](1263) [HTML](0) [PDF 85.75 K](1213)
    摘要:
    贊比亞氣候觀測網的重新設計贊比亞的1972到1976年第二個國家發展計劃要求在7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把專業氣候站從26個增加到43個,自愿站從30個增加到200個。重新設計站網時使用的方法是世界氣象組織技術報告第111號(1970年)提出的方法。它用的是測站誤差最佳插值法。這個方法優點是能夠畫出實際誤差圖,選取特殊的設計指標,并根據實際需要確
    18  青藏高原氣象科研部分成果簡介
    1975(1):47-48.
    [摘要](1382) [HTML](0) [PDF 162.98 K](1345)
    摘要:
    青藏高原西部地區降水的天氣系統我國青藏高原西部地區,包括西藏的阿里地區和與之毗鄰的南疆一部分高原地區,由于過去氣象觀測資料稀少,在天氣分析工作中經常是空白點,給天氣預報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近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氣象臺根據近幾年的觀測資料對該地區的氣候特征,主要是降水的分布進行了分析,
    19  友好訪問
    陳德鑒
    1975(1):48-48.
    [摘要](1412) [HTML](0) [PDF 89.09 K](1237)
    摘要:
    我氣象代表團訪問巴基斯坦應巴基斯坦政府邀請,以中央氣象局副局長張乃召同志為團長的我氣象代表團一行3人,于1974年10月28日至11月7日對巴基斯坦進行了友好訪問。在巴期間訪問了卡拉奇、奎塔、拉合爾、白沙瓦和拉瓦爾品第等五城市,參觀了巴氣象局、機場氣象室、地震站及天氣站等12個單位,并參觀了兩項水利工程和核科技研究所。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