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第1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用硅脂處理球皮
    1974(1).
    [摘要](1305) [HTML](0) [PDF 79.03 K](1376)
    摘要:
    上海市氣象局高空組1973年6、7月份試用硅脂處理球皮,增強氣球防雨、防凍的能力,提高了陰雨天氣球施放高度。試用15次,在充氣比晴天多200—700克的情況下,平均高度為26154米,比在相同天氣條件下沒處理的球皮平均高度提高了5021米。
    2  云南省大姚縣氣象站報準三次重要轉折性天氣
    1974(1).
    [摘要](1418) [HTML](0) [PDF 77.30 K](1337)
    摘要:
    1973年5、6月間,該站發布了三次重要轉折性天氣預報:1.5月25日預報:“5月26日—6月2日,全縣沒有中雨以上降水過程,希繼續加強抗旱工作”,實況是8天合計雨量為9.4mm。2.6月6日預報:“6月9日—14日,我
    3  1973年7月2日北京特大暴雨分析
    王繼志
    1974(1):1-9.
    [摘要](2046) [HTML](0) [PDF 649.00 K](1458)
    摘要:
    一、前言1973年7月1—2日,從西南經華中到華北出現了大范圍暴雨,主要地區有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內蒙、東北三省以及湖北、四川等地。其中河北、河南、四川等地區出現了100mm以上的暴雨。北京出現了罕見特大暴雨,全過程降雨量超過200 mm,主要降水集中在7月2日的24小時以內。北京站24小時日降水量為169mm,主要集中于7月2日20時至7月3日02時的6小時以內,雨量達92.8mm。北京市區、郊區站點日降水量均在200
    4  論冷鋒的中尺度和中間尺度結構及相應的垂直環流
    松本誠一 二宮洸三 王繼志
    1974(1):10-18.
    [摘要](1384) [HTML](0) [PDF 711.45 K](1512)
    摘要:
    梅雨是遠東初夏著名的雨季。雨區以明顯的帶狀從中國南部一直東伸到日本列島。從氣候上講,這種雨區是形成于非常潮濕的季風氣團與中緯度大陸氣團之間的界面上,一般稱為梅雨鋒區。沿梅雨鋒有一系列的小氣旋連續不斷地發展,它們造成日本的大雨。有人指出,梅雨鋒的結構和活動以及與其有關的小氣旋族等與極鋒有關的天氣尺度氣旋
    5  轉向臺風的強度
    H.銳爾 陳聯壽
    1974(1):19-21.
    [摘要](1328) [HTML](0) [PDF 226.14 K](1444)
    摘要:
    引言除臺風路徑外,臺風強度也是一個重要的預報參數。本文普查了大量西太平洋轉向臺風的強度變化,強度由飛機測到的最大風速來代表,所取時段為48到72小時。本文所用有關臺風位置、大小、最低氣壓和最大風速的實況,系取自美軍出版的1945—1968年由計算機得出的臺風資料。在這24年的前期,最大風速報告的觀測時間,一般規律性較差。不規律性雖在后幾年也有,但可能因測風工具的改進,尤其是多卜勒雷達問世,因此
    6  遠東秋季平流層環流和冬季阻塞高壓出現的關系
    關根勇八 趙福吉
    1974(1):22-25.
    [摘要](1354) [HTML](0) [PDF 310.22 K](1391)
    摘要:
    一、引言查尼等人(1961年)從理論上證明了這一點:雖然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內,由于受對流層之上的東風氣流或強的西風緯向氣流阻擋,大量行星波的能量很少從對流層輸送到高層大氣,但在春季或秋季的一段短時間內,當高層風變得相當弱時,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可以輸送上去。因此,通過注意秋季平流層環流,可能找出行星尺度擾動活動的前兆,來預報冬季
    7  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發展
    M·納伯格 謝義炳
    1974(1):26-29.
    [摘要](1356) [HTML](0) [PDF 315.95 K](1371)
    摘要:
    人類有意識和無意識地通過下述三個途徑影響大氣:(1)改變地球表面的性質,因而改變對太陽輻射收支方式和對大氣再輻射的方式,以及改變對風的摩擦阻力;(2)由人工把能量加進大氣,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加熱了空氣;(3)由人工把物質加進大氣,主要是工業、農業和生活活動把物質加進大氣。
    8  國外氣象火箭探測近況
    陸龍驊 姚瑞新
    1974(1):30-38.
    [摘要](1581) [HTML](0) [PDF 721.35 K](1586)
    摘要:
    自1945年初美國于白沙導彈靶場施放第一支研究性火箭以來,火箭用于大氣探測已有20多年的歷史。由于高空氣象、空間研究和軍事技術的發展,促使氣象火箭技術的不斷革新和全球氣象火箭探測網的建立,它是氣球探空高度以上,衛星運行高度以下的高層大氣探測手段之一。
    9  氣象學中概率論與統計學的新發展
    P.R.朱利安 盧志強
    1974(1):39-44.
    [摘要](1583) [HTML](0) [PDF 497.95 K](1442)
    摘要:
    本文分隨機-動力預報、觀測資料的同化(assimilation)、時間序列分析、統計天氣預報、概率預報以及統計在人工降水試驗研究中的應用等六個方面介紹統計氣象學的新發展,并且指出各個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特別指出需要多學科共同解決的課題。
    10  掌握氣候規律爭取雙三制水稻的穩產高產
    1974(1):45-47.
    [摘要](1390) [HTML](0) [PDF 271.52 K](1428)
    摘要:
    雙三制水稻生產與氣象條件關系十分密切,要獲得穩產高產,必須深刻地認識本地區的氣候規律。一個地區有基本的氣候特征,但是每年的氣象條件又是有變化的。人們往往根據前一、二年的生產經驗指導當年的生產,而沒有認真分析各年氣象條件的特殊性,沒有認真研究氣候的年際變化規律,有時候就因此
    11  探空儀測濕部件的改進
    金奎
    1974(1):47-47.
    [摘要](1284) [HTML](0) [PDF 104.81 K](1369)
    摘要:
    美國VIZ廠對其產品無線電探空儀作了部份改進。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已把這項改進列入美國探空儀規范內。這種探空儀上裝有太陽輻射防護罩、雙氣流導管,測濕元件改用磷青銅彈簧夾子夾住。測濕元件仍為該廠出的碳膜元件,精度為±2%(相對濕度的均方差)。但過去由于安
    12  介紹兩種革新儀器
    馮汝輝
    1974(1):48-48.
    [摘要](1296) [HTML](0) [PDF 79.03 K](1379)
    摘要:
    光電日照計湖南東安縣氣象站初步革新成功“光電日照計”?!肮怆娙照沼嫛笔前迅袘糠峙c自記部分分開以進行遙測的儀器。它是利用硅光電池能把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的原理制成的。
    13  福建省羅源縣氣象站春播期天氣預報方法和指標
    1974(1):49-49.
    [摘要](1480) [HTML](0) [PDF 77.30 K](1470)
    摘要:
    預報“連續低溫陰雨”和“連續晴暖”,是我縣春播期間(雨水到清明)氣象服務工作的重點。根據群眾經驗和普查歷史資料發現,春季溫度變化過程存在著一起一伏的現象,這給春播期天氣預報提供了一定的依據。一、用“春暖”報“連續低溫陰雨”:
    14  福建省南安縣氣象站用群眾經驗作臺風長期預報
    1974(1):50-50.
    [摘要](1310) [HTML](0) [PDF 58.39 K](1377)
    摘要:
    我們在學習“農歷十二月廿六至廿八日南風對應次年六月至八月有臺風”的群眾經驗中,開始由于我們對這條經驗沒有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生搬硬套,結果找不出規律,事與愿違。我們帶著問題學習毛主席《實踐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