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評估傾斜對流不穩定的重要性,在加拿大大西洋風暴計劃(CASP)期間對七個降水帶進行了觀測。利用常規和特殊站三小時一次的無線電探空資料,作θ_e~*(飽和相當位溫)、M(絕對角動量)和θ_e(相當位溫)的垂直剖面和等 M 面分析。等 M、θ_e和θ_e~*面斜率的比較表明了位勢和條件傾斜不穩定的存在。本文主要研究穩定度場的時間演變及其向大氣中性狀態的調整過程。在七個個例分析中發現了一些一致的結論。證實大氣中存在著一個小薄層,它對于條件傾斜對流來說是弱不穩定的,特別是在有顯著切變的區域。在高層,位勢不穩定通常僅僅維持潛在狀態,因為缺少水汽而阻止了能量的實際釋放。另一方面,在大氣的低層飽和是經常能達到的,因此不穩定性得到釋放,導致強降水,這種強降水有時呈多帶結構。我們的結果也表明,在飽和區域對于傾斜對流來說大氣實際上處于向條件中性狀態的調整過程。少于三小時的調整時間與 Emanuel 的快速調整假設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