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常規觀測、地面加密降水資料、逐時云頂亮溫TBB資料以及高分辨率模式輸出資料,對2003年7月4~5日南京特大暴雨過程中尺度對流系統的發生發展、結構特征及成因進行了綜合分析。結果表明:①此次暴雨是由兩個中0尺度云團合并而成的MαCS產生,期間有2個強降雨時段,每個時段持續5h左右;②MαCS發生在低層切變線南側的中尺度輻合線(或輻合中心)上,并在減弱階段演變為明顯的低渦結構;③在其發展強盛期,MαCS垂直傾斜的上升氣流顯示出對流風暴云特點,并在對流層中高層具有一定的暖心結構;④低空急流脈動引起急流左側出口區非地轉風輻合的急劇增強以及凝結潛熱釋放和邊界層干冷空氣的侵入,導致了MαCS的發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