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GMS-5衛星云圖、常規歷史資料和T106資料,通過濕位渦、螺旋度、濕Q矢量及散度、鋒生函數等理論,對1999年5月7日昆明大暴雨進行診斷分析,并從影響系統及熱能條件與1986年6月7日的昆明大暴雨對比,結果表明:在昆明春季連續幾次冷空氣影響下,由于西南急流的建立,在冷空氣的協同作用下,也能造成大暴雨天氣。昆明處于200 hPa高空急流右側,700 hPa低空急流左前側;物理機制上,云南處于濕舌區內,昆明700 hPa濕位渦經歷了由MPV1大于0、MPV2小于0到MPV1小于0、MPV2大于0的轉換。昆明大暴雨出現在:①MPV2小于0等值線密集區的南部;②700hPa垂直螺旋度正值中心南部;③濕Q矢量輻合及散度負值中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