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一次典型大霧天氣的空氣污染過程物理量分布特征
DOI:
作者:
作者單位:

作者簡介:

通訊作者:

中圖分類號:

P458 X51

基金項目:

科技部社會公益研究專項項目“城市熱島、高溫熱浪監測及預測技術研究”資助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 Mechanism of Air Pollution During Typical Heavy Fog Days in Beijing Area:A Case Study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圖/表
  • |
  • 訪問統計
  • |
  • 參考文獻
  • |
  • 相似文獻
  • |
  • 引證文獻
  • |
  • 資源附件
  • |
  • 文章評論
    摘要:

    2002年11月30至12月4日,北京持續4天大霧天氣,空氣污染物在持續的穩定層結條件下,空氣質量連續3天達5級以上。文中分析了大霧天氣各主要污染物的變化特征,以及此次過程中天氣形勢的特點及演變,并對造成大霧日空氣污染天氣的物理量分布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高空WNW氣流、穩定性持續增加、逆溫層結持續存在、低空風速較小、相對濕度大,導致局地污染物不能及時隨大氣擴散;1000~700hPa有弱的上升氣流形成和維持,與500hPa高空下沉氣流之間在低空的某層高度上形成穩定層結(逆溫層),導致大霧及重污染的形成;850hPa為暖區,850~500hPa為冷平流,有利于大霧的形成和加重。

    Abstract:

    Fog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weather events in Beijing in winter, and restrains the diffusion of air pollutants. During heavy fog days from 30 November 2002 to 4 December 2002, air pollutants were greatly retained by the wind shadow, low convergent zone, and conditional stability. The air was polluted heavily.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ants and the evolve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ed synoptic processes are analyzed.

    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引證文獻
引用本文

程叢蘭 李青春 劉偉東 吳正華.北京地區一次典型大霧天氣的空氣污染過程物理量分布特征[J].氣象科技,2003,31(6):345~350

復制
分享
文章指標
  • 點擊次數:
  • 下載次數:
  • HTML閱讀次數:
  • 引用次數:
歷史
  • 收稿日期:
  • 定稿日期:2003-07-15
  • 錄用日期:
  • 在線發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