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地區的中尺度對流復合體
DOI:
作者:
作者單位:

作者簡介:

通訊作者:

中圖分類號:

P732.5

基金項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圖/表
  • |
  • 訪問統計
  • |
  • 參考文獻
  • |
  • 相似文獻
  • |
  • 引證文獻
  • |
  • 資源附件
  • |
  • 文章評論
    摘要:

    本文運用日本靜止氣象衛星的增強顯示紅外圓盤云圖,給出了1983-1985年期間西太平洋地區中尺度對流復合體(MCC)的氣候學研究.結果指出,在西太平洋地區MCC是常見的系統,并且表現出許多與美洲MCC相同的特征.這種系統活動在夜間,并且往往形成在陸地上或者緊靠陸地的鄰近地區.在美洲,它們的冷云罩(Cold Cloud Shield)持續時間約為10小時,而在西太平洋地區則持續約11小時.冷云罩的大小分布與美洲的相似,大多數面積在2~3×10~5平方公里之間.這種系統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季節分布也與美洲的相似.具體地說,它們的最高頻率在中緯度地區出現在春末夏初,低緯度地區則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暖季中.如同西半球系統一樣,西太平洋地區的MCC發生在氣候學上具有高θ_e空氣的低層急流和高層分流出現的區域.而它們的移動路徑如同美洲的系統,典型地移向700-500hPa中氣候平均氣流的右側(南半球移向左側).這種對平均氣流的偏離朝著高θ_e空氣源區方向.少數移動在水面上的MCC形成了熱帶風暴;同樣,少數移動在陸地上的熱帶系統形成了MCC.由于西太平洋地區與美洲MCC性質和環境很相似,因此可以推斷它們在實質上是同一現象.鑒于它們在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區經常出現,很可能使它們對全球水分循環起重要作用.

    Abstract:

    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引證文獻
引用本文

Frit.,JM 江吉喜.西太平洋地區的中尺度對流復合體[J].氣象科技,1992,(6):38~47

復制
分享
文章指標
  • 點擊次數:
  • 下載次數:
  • HTML閱讀次數:
  • 引用次數:
歷史
  • 收稿日期:
  • 定稿日期:
  • 錄用日期:
  • 在線發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