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冬小麥田熱通量觀測方法的比較
DOI:
作者:
作者單位:

作者簡介:

通訊作者:

中圖分類號:

基金項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圖/表
  • |
  • 訪問統計
  • |
  • 參考文獻
  • |
  • 相似文獻
  • |
  • 引證文獻
  • |
  • 資源附件
  • |
  • 文章評論
    摘要:

    土壤熱通量是農田表面熱量平衡要素之一。春季,熱流量的多寡直接影響土壤耕作層溫度變化。在我國,農田熱通量一般采用“規范法”,用地溫資料進行計算。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農田熱通量已采用直接測量法——熱流板法。我們于1981—1982年春,在河北省欒城縣良種場麥田,用澳大利亞生產的CN-3型熱流板測量了麥田與裸地熱流量的變化,并用“規范法”和“振幅法”計算出麥田和裸地土壤表面熱流。一,試驗布置試驗地設在河北省欒城縣良種場小麥田內,土壤屬灰黃土,耕作層(0—20厘米),空隙度為48—50%。自小麥返青后,0—20厘米土層含水量在17—21%之間。1981年麥田熱流板安裝在地表下5

    Abstract:

    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引證文獻
引用本文

董振國.幾種冬小麥田熱通量觀測方法的比較[J].氣象科技,1984,(1):71~73

復制
分享
文章指標
  • 點擊次數:
  • 下載次數:
  • HTML閱讀次數:
  • 引用次數:
歷史
  • 收稿日期:
  • 定稿日期:
  • 錄用日期:
  • 在線發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观看,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亚洲日本在线视频观看,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