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言有些氣象學家把六十年代初期看成是熱帶氣象學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分水嶺,在那以前是所謂“古典的”熱帶氣象學,以后則是“衛星時代的”或“現代的”熱帶氣象學。其標志主要是由于氣象衛星的投入使用、大氣環流模擬的出現和不同尺度間相互作用的發現,引起了大量人力物力投放到這個領域,從而導致近20年來熱帶氣象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國內的熱帶氣象研究,是在七十年代初期先后開始的臺風科研協作和熱帶天氣協作的推動下蓬勃開展的。從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不少氣象工作者就注意研究大氣環流與臺風生成的關系。章基嘉(1958)指出在中高緯盛行緯向環流的年份,西風急流和副熱帶高壓脊位置都偏北,有利于臺風生成。陶詩言和董克勤(1963)研究了臺風活動多或少月份的大氣環流特征,也得出類似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