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56—1962年完成的一系列研究外高加索雷暴雹現象工作的基礎上,外高加索水文氣象科學研究所于1963—1965年擬定并核準該所對雹過程施行積極影響的方案。此方法同時采用吸水性的和結晶狀的試劑。用防雹炮彈將直徑約為5—10微米的氯化鈉(NaCl)粒子作為吸水性試劑,射入成熟的雹云的云底附近和中部,即雷達反射較強的暖部;將碘化銀(AgI)作為結晶性試劑引入成熟的雹云的過冷部份,雷達對此部份反射最強。上述這種防雹方法,和所采用的其它方法的區別,主要在于此方法不是增加雹胚的初始濃度,而是改變它們的生長條件。引入吸水性粒子,顯著促進